再加上他对迪布纳也看不惯:后者不但加入了国社党,还有鲜明的国社言论和政治痕迹,自诩为道德楷模的海森堡对此不屑一顾。在他心目中,博特可以算能力仅次于己、且有不同学术见解的竞争者,迪布纳充其量只是个学术骗子——看看他的后台就知道了,居然是帝国邮政部长!老天,邮政部也能与核研究扯上关系?
迪布纳第二句话更令人震惊:“综合实验成果与铀元素提取过程,我认为制造炸弹是可行的,这比使用反应堆充当能源供应者要简单且直接。理由很简单,炸弹不需要考虑防护、维持、养护,只要将力量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即可,而充当能源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安全、防护、稳定运作等多种因素,困难很大。非要说核能源具有优势,只有原料提纯具备一些优势,如果原料不存在制约问题,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出一枚炸弹——这时间我认为是3-6个月。”
现在不但是海森堡这样的能源派,连主张造炸弹的博特也震惊了——他还没敢这么说话。施佩尔转过头看了看海森堡,只见他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似乎对这种言论很不屑,不过元首在场他不便表示出来。
霍夫曼似乎没留意到海森堡的态度,反而温和地点点头:“再介绍一下你们在莫洛维茨的成果……”
一说起这些,施佩尔就皱起眉头,他想起来了:法本公司投资巨资在莫洛维茨建设了一个大型丁纳合成橡胶工厂,距奥斯维辛集中营仅仅6公里,去年整体工程建成,法本公司为该项目投入了9亿马克。令人奇怪的是,该厂从未生产过任何合成橡胶,但消耗的电量却超过了整个大柏林地区。
合成橡胶现在已不像开战时那么迫切了,在印度洋航线打通特别是拥有制海权后,日本曾先后两次派出过商船将天然橡胶送到了中东,然后再转运本土。除了橡胶,大批其他热带物资都可以通过对日贸易获得。所以施佩尔对这家不产合成橡胶的橡胶工厂更感兴趣,他知道里面肯定有文章。只是由于从原料到发电能力都是法本公司自己投资,而且明确表示有党卫军秘密项目,从军费到安保都由党卫军负责,施佩尔在好奇也不便过问,现在看来谜底就在于此。
第107章 苏尔计划(3)
实际上橡胶工厂就是个浓缩铀制造厂,而且生产规模比施佩尔想象得还大,除橡胶公司原址,还包括了更隐秘的地方——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人政策变化后,集中营中普通犹太犯人全部被释放并执行强制劳役,极少数政治犯转移到其他监狱,整个集中营差不多就是空城一座,下面变成了巨大的核工程所在地。整个工厂、集中营旧址连同方圆50公里的土地都变成了禁区,不过对内公开的只有莫洛维茨,集中营的秘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甚至不包括施佩尔。
奥尼佐格对迪布纳讲话的效果很满意,对元首召见并让他们在公开场合进行主题演讲更满意。虽然仅是5月份的天气,他胖胖的脑门上已渗出了汗珠,他骄傲地说:“我们手里现在有将近100克丰度超过87的铀-235,随着时间推移,数量还会越来越多,构成反应堆主体的氧化铀砌块我们一个月能提供超过2吨,我迫切希望有更多专家加入这个研究体系并制造炸弹。”
一时间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施佩尔意味深长地看了希姆莱一眼,若有所思。
第三帝国铀工程中自始至终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党卫军。国社四巨头当然不是铁板一块,霍夫曼也不允许他们铁板一块,这不符合政治逻辑和执政管理,哪怕他再没有政治经验,对这一套还是非常清楚的。施佩尔最近9个月因为独掌经济大权,地位上升得非常快,已从四巨头之末变成了四巨头之首,基于平衡,霍夫曼不能忽略希姆莱的感受,更何况后者在铲除戈林集团方面是有功的。
既然希姆莱与戈培尔、施佩尔、鲍曼等人关系紧张,还对秘密项目情有独钟,而邮政部长奥尼佐格又与其交好,霍夫曼干脆就把这个秘密项目划给希姆莱。在丢掉情报系统掌控权后,希姆莱的力量受到了很大削弱,也愈发重视邮政部长和他率领的秘密研究小组。
更重要的是,迪布纳领导的小组虽然学术能力比较弱,但所有参加人员都是国社党员,有些还是党卫军成员,对国社理论和元首无比推崇,这也是希姆莱愿意支持、资助该项目的关键因素。在党卫军全力支持与重金打造下,迪布纳小组的软件或许差一些,但硬件设施完全是超一流的,无论什么的实验设备和原材料,只要他开口,希姆莱都能给他弄来。
当海森堡夸夸其谈仓库里那1600吨铀矿石时,奥斯维辛集中营下面已堆满了整整9000吨矿石;当海森堡还在为电力制约长吁短叹时,希姆莱不声不响通过法本公司制造了巨大的浓缩铀工厂,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整个集中营都可以成为秘密工程所在地。至于苦力,对施佩尔或许是个制约,但对管理着全部集中营的希姆莱而言,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这些内幕施佩尔完全不清楚,但霍夫曼却是知情者,不但清楚还鼓励希姆莱放手去干。所以这个小组人员最少、起步最晚,成效却最显著。因为人员少,整个研究体系率先用上康拉德·楚泽发明的z-4电子计算机展开计算,这个被霍夫曼称之为“我的退休金”项目很快取得了成功,3月份制造的机器每秒加法运算速度超过100次(乘法12次)——将所有计算尺都抛在脑后。
除核物理领域外,弹道专家、佩内明德的火箭专家也对这套东西很感兴趣,在亲身体验后指名道姓也要来一套,并希望有更快、更好的设备。楚泽表示继电器的潜力已基本挖掘干净,下一步除非上电子管,那需要更多经费和人员,还需要更大的场地,欣喜若狂的希姆莱毫不犹豫地拨付了1000万马克并提供一切保障,然后从楚泽手中拿到了15的股份——用了党卫军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