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不太清楚,堀悌吉给了个参考意见——有可能去炸美国东海岸!具体目标不明,但我想总不外乎纽约、华盛顿、诺福克海军基地,或者是费城、波士顿等地,可选择的目标其实不多。”

“真的?”施佩尔脸色瞬间变得很丰富,最后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希望他们能去炸纽约,当炸弹投到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或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大桥上时,罗斯福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我差点忘了,您原来是一位建筑师。”霍夫曼也跟着笑了起来,“给他们拍一份电报,从专业角度告诉给他们最值得这么干的地标和建议,如果能拍到照片就更完美。”

施佩尔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您不怕彻底激怒美国人?”

“当他们把炸弹投到鲁尔、投到柏林、投到法兰克福时早就彻底激怒了我!这只是德意志人民最微不足道的报复!任何炸弹,哪怕只有一枚,也比成堆的谴责、抗议、谩骂要来得有效。”霍夫曼神情冷峻地说道,“俾斯麦说过,要解决当代重大问题必须依靠铁与血,这句话虽然过去了80多年,但今天依然适用!”

第079章 纽约,别为我哭泣!(1)

1943年4月30日傍晚时分,当堀悌吉率领完成巴拿马战役的主力舰队即将在英雄港进港时,冢原二四三率机动舰队悄悄摸到了距纽约不到700公里的地方。

从穿越波多黎各海峡、绕过百慕大群岛防空圈后,机动舰队一路隐蔽前进,最终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冢原希望到达的出发地。冢原未参加珍珠港偷袭,但包括源田实、渊田美津雄等珍珠港老兵都表示这一次航行远比上一次要轻松与简单得多,在传统航线上甚至看不见什么商船。

其实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在德国占领亚速尔群岛后,极大地改变了大西洋力量对比,对英美海上航线构成巨大的威胁,不但亚速尔群岛800公里防空圈范围内没船敢进,甚至中大西洋这条航线几乎全线断绝。

曾有商船抱有侥幸心里,仗着有护航军舰掩护,自身航速也不慢,便打算从距离亚速尔1000多公里的地方掠过,但却遭到了联合攻击机无情的打击,等德军将各岛上大型机场和基地建设起来后,传统大西洋航线面临的威胁就更大——因为岛上部署了ju-290c。

这种大型四发巡逻机系“大西洋秃鹰”fw-200c的升级装备,速度更快(最高速度440公里小时)、航程更远(超过6000公里),可以完整覆盖亚速尔周围1000海里范围的海域,再加上飞机上安装的对海搜索雷达,简直无往而不利,一旦商船队被其发觉,距离近就招呼联合攻击机前来进攻,距离远就提前部署潜艇在对方航线必经之路上进行埋伏,比起从前无头苍蝇似的乱碰乱撞,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按照邓尼茨的想法,如果能在英雄港附近常驻一支破交航母编队,几乎没什么商船队有机会能够逃脱追杀——这也是霍夫曼一直强调的,海军五位一体打击力量联合作战的精髓。

有了ju-290c担任监测哨,德军破交流程简化了很多、效率成倍提高,美国商船队被逼得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改走一条蜿蜒曲折的海路——先沿美国东海岸北上,到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附近后拐头向西,从纽芬兰岛背后水道穿过圣劳伦斯湾后再向格陵兰岛进发,然后走北大西洋航线去英国卸货,整体路程超过4500海里,比原先的路程远四分之一,而且还需应付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气候。于是原本商船密集、往来频繁的中大西洋航线变得冷冷清清,最终便利了机动舰队突击。

“长官,我们收到一份长电,是从柏林发出的,不过电报署名很奇怪,不是德国最高统帅部,而是用施佩尔部长的名义发来的,他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纽约有哪些值得轰炸、且他认为容易得手的目标。”

冢原微微一笑:“德国人猜到了?”

“这名字听上去似乎很熟悉,建筑师?”源田实迷惑地抬起头,“他不是军人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