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战果听上去挺辉煌的,升官当然在情理之中,不过科恩能猜到华盛顿那些大人物的想法:既然本方的损失遮掩不住——在民主国家封锁消息真的挺难,那就适当夸大一点敌人的损失,而且凭良心说起来,美国军方掺水不算多,比历史上日本海军动辄击沉8艘、10艘航母的“辉煌战绩”是远远不如的。

这是一系列政治交易的结果,陆军需要为这场战役塑造一个英雄人物,选来选去只有科恩勉强还沾边;海军因为有弗莱彻和大批军官殉国的事,很容易在媒体前显露悲情色彩,再加这次陆航出了大力而海航有所保留,因此就放弃了和陆航争功。总统与参联会高层达成共识,罗斯福保这些将军们在国会、民众与政治团体前过关,将军们则表示继续支持总统——支持罗斯福连任,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心腹幕僚们经过认真商议,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任期是结束不了战争的,罗斯福必须再次连任以便将战争持续下去。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适当为将军们承担一点责任没什么,反而可以博得军人们的好感,虽然美国军人一般不干政,但他们的影响力显而易见就摆在那里,如果能有战争英雄为总统站台就再好不过。

整场战役虽未完全结束,但科恩完全能知道下一步套路怎么演变:一方面主流媒体会轻描淡写讲述巴拿马运河被摧毁的事,肯定拍着胸脯说“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一定会对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事进行大力宣扬,激发全美民众的同仇敌忾。至于其中闪光点也很好挖掘,诸如“挫败轴心集团对美国东海岸的进犯”、“击退了轴心优势海军对加勒比海地区的进攻,捍卫中南美洲各国”等标题张口就能道来。

他扭头看了看机库还在忙碌的地勤,就感觉有些心酸:这些小伙子们这次迎来了从西海岸抽调过来的陆航官兵,虽然后者一如既往的斗志昂扬、精神饱满,但地勤们已接近崩溃——他们接触过的大部分飞行员在这几天中已陆陆续续阵亡或失踪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批新战友最终能有多少幸存者。

“长官,雷达室报告发现大批敌机,距我们还有60多公里,飞行高度很低。”

“什么?这么近!”一旁的参谋长大怒,“雷达室在干啥?如此玩忽职守,我要统统送他们上军事法庭。”

“来不及了,快快……做好防空准备,拉响警报。”科恩刚说罢,凄厉的防空警报已响彻波多黎各上空,不过显然为时已晚,渊田美津雄很快率领进攻机群抵达机场上空,当他们接近目标时已爬升了高度,庞大的轴心机群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扫射、投弹,整个机场变成一片火海,机库、油库、塔台、跑道尤其是重中之重。

“完了!”参谋长哀嚎起来,“傍晚才到的飞机哇……”

“这该死的政治!”科恩将手里电报撕成碎片,不过还没被怒火冲昏头脑,大声命令道,“别管飞机或其他,重点保护飞行员!”

看着漫天冲起的火光与零零落落的高射炮火力,渊田美津雄十分满意:上次夜袭巴拿马就想过低空接近,考虑到损失才未执行,老老实实正常突进,结果一下子损失了10多架飞机,这次汲取了教训,冒风险采取夜间低空飞行接近,目前只损失3架飞机,效果看来比上次好得多……

“炸,给我狠狠地炸!夷为平地才好!”

夜间轰炸给波多黎各造成的损失很严重,下午转场而来、尚未投入使用的150余架飞机大半葬身火海与炸弹,燃油库、机库、跑道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上百个来不及撤离的地勤和十多名飞行员在空袭中丧生。

这还不算完,天亮时分,冢原率领机动舰队抵达到波多黎各附近,虽然没有一艘战列舰,但6艘重巡洋舰、50多门203火炮对刚刚在进行紧急抢修的美军工程部队进行了火力覆盖,整个基地弹片与肢体横飞,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惨不忍睹。

十点钟左右,冢原率领机动舰队强势突破多米尼加与波多黎各海峡后扬长而去,而战列舰编队与诱饵舰队则顺利抵达法国控制之下的马提尼克,面对德国人掏出的、由贝当签字的授权文书再加上轴心舰队黑洞洞的炮口,在压倒性的武力威慑面前,法国人乖乖就范,整支舰队不但如愿以偿地收获了贝亚恩号航母,顺带还将马提尼克上库存的近2万吨重油席卷一空。

“要是能将马提尼克建成一个前进基地就好了。”兴奋不已的草鹿任一说道,“这样南北美洲的航道很容易被掐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