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kv-3坦克全重约37吨,准备85坦克主炮,其车体前部最大装甲厚度为120,而炮塔则为105,使用600马力的v-2k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46公里小时,但乘员还是4人。由于是紧急开发的产品,来不及设计一种新的底盘,kv-3是以t-34坦克底盘为基础升级而来,包括履带、负重轮等部件都取自于kv系列。坦克采用了改进过的冷却装置,对增加空气导入效果很好,转向机构采用了ai巴拉格纳拉沃夫设计的“二级行星转向机”。在大体结构保持传承的前提下,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创新与提升。

苏联设计师对虎式坦克与有关作战案例进行过认真研究,认为虎式的机动性能略差,因此对kv-3进行了针对性改良。综合而言,kv-3算得上是中型坦克重型化的产物,虽然苏联的工艺能力与机械制造水平不如英美,但其设计理念与思路比后者不知道高明了多少,短期应急产品kv-3远比英国人新搞出来的彗星坦克要强。

除kv-3这种紧急解决方案外,红军还准备了真正的重型坦克方案——45吨级的is-1,不过后者开发速度相对较慢,至少本年秋天以前是不可能服役了。其实着急赶工的kv-3机械性能不可靠的毛病也很普遍,但斯大林实在是等不及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虎式成为战场上压倒一切的主角,新坦克既然制造成功就必须立即接受实战。

本来斯大林考虑投放在罗斯托夫方向的顿河战场,但情报显示曼施坦因手里至少有4个重装甲营,而且德军反坦克火力与空中火力都相当密集,朱可夫斟酌再三,认为新装备不能贸然投入如此严峻的战场,鉴于伊朗方向的德军只有一个虎式重装甲营,他力劝将加强过的、装备60辆崭新kv-3坦克的近卫独立重型坦克第11旅投入大不里士防线,力争打出一个开门红,同时也能遏制伊朗方向的德军进攻势头。斯大林经过考虑,接受了这个建议。

可惜朱可夫做梦也没想到,2月18日当天,隆美尔又拿到了新的508重装甲营,现在中东集团军手里的重装甲营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了。

第071章 乌鸦(1)

2月19日下午3点,亚速尔群岛英雄港内。

一家名为“温泉”的旅馆正在正常营业,老板汤姆·菲利普是远近闻名的能干人,自25年前接手这家濒临倒闭的旅店后,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已成为英雄港内小有名声的旅店。虽然旅馆装修并不豪华、设施也并不先进,但费心营造出来的温馨与宾至如归却让很多客人都非常满意,在英雄港内也算地标性建筑了。

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哪怕与汤姆朝夕相处的妻子儿女也不知晓他的底细——他最初是英国军情六处的情报员。25年前,在一次大战尾声阶段他领受到了这份任务并被派遣到英雄港,就连当初收购这家旅店的本钱也全是军情六处出的——精明的上司可不会白出钱,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他,他今后20年的薪水已全部提前预支,他必须通过经营旅店实现盈利以维持自身生活。

领受任务后他心情很激动,反复念叨上级交代的接头暗号,生怕自己遗忘。他一边用心经营旅馆获得掩护,一边又翘首盼望有人前来接头。他以为很快会领领到任务,可等待他的永远都只有失望。随着时间推移,他经营旅馆的业务越发娴熟,激动的心情却越来越趋于平静。

他在英雄港潜伏了下来,用心经营着旅馆,逐步让其步入正轨、业务蒸蒸日上,他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将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这座城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直都在等待接头信号,但大不列颠从未主动与他联系过,仿佛就像没有过他这个人似的。有一年,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折磨,借探亲名义偷偷摸摸回了一次英国,发现当年很多一起培训的同学失去踪影,而交代任务并亲自赋予自己“乌鸦”代号的上司在大战结束后不久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中已染病过世了——他彻底失联了。

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20年,汤姆从一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小伙子逐渐转变为中年大叔,当子女都离开英雄港去葡萄牙本土求学时,他成了被人彻底遗忘的棋子。1938年,就在德国进军奥地利前一周,汤姆领受任务的期限到了20年——上级曾告诉他,如果20年之内没人和他联系,他就自动脱离军情六处并获得自由,除不能透露这个秘密外,他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但他还没放弃,他知道岛上还有别国间谍,甚至他依稀还能分辨出一些——很多人最开始在他的旅馆投宿过,不过很多人匆匆忙忙都走了,他眼看着这些间谍换了一波又一波,但像他这么长时间潜伏的人却从未见过。

这两天他有些心神不定,最近有关英德北海战役的结果已公布得满世界都是,在英雄港内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国方面信誓旦旦地表示击沉了皇家海军包括4条战列舰、8条巡洋舰在内的大量军舰,自身损失不大;英国方面则宣布击沉德国2条重巡洋舰,重创提尔匹茨号、沙恩霍斯特号、齐柏林号等主力舰,同时还击沉了一些小型军舰,自身仅损失一些老旧军舰,损失微乎其微。

由于德国人拿不出有力证据,报纸上刊登的照片也显得很模糊,再加上他们宣布的战果太过于耸人听闻,根本没多少葡萄牙人相信,反倒是皇家海军公布的战果看上去更贴切一点,大家一致认为德国人完全是在撒谎或吹牛。

出于间谍的职业敏感,汤姆本能地意识到这当中有问题:如果德国人试图要撒谎,他们根本不必要编造如此荒诞不经的战果。这种新闻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德国人确实有这么多战果,或者说战果与真实情况哪怕有所出入,德国人也认为差距不大,在承受范围之内。他一直在苦苦思索,但很快就放弃了——都已经脱离了军情六处,现在是地地道道的葡萄牙人,还操心这些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