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与希特勒醉心于编练新番号部队并喜欢直接插手前线作战不同,霍夫曼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对这两者兴趣不大,但对后勤的重视程度却前所未有,几个月来不但督促着各级官僚们准备好了充分的冬季装备,对野战口粮的更新与设计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按照德国原有的后勤标准,作战时最重要的是携带食物,他们通常由各部队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行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天领取3-4份,包括700克黑麦面包,200克冻肉或芝士,60克黄油,9克咖啡或6克红茶,另外还包括10克砂糖和6卷烟草,这些食物通常用罐头或纸包着并装入纸箱内携带。

霍夫曼上来后就提出了更新口粮体系的要求,在他的要求下,德国营养专家和后勤部门比历史上更早推出了符合战斗要求而无需烹饪的特殊食物,特点是方便携带和含有高热量,这些野战口粮分为大型战斗食物(grosskafaeckchen)和近距离战斗食物(nachkafackchen)两类,只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以战地部队使用的第一号口粮为例,内容包括700克面包,136克带骨鲜肉,7克黄豆粉,30克鱼肉(无头),250克蔬菜水果,320克马铃薯80克芦笋,20克布丁粉,25克炼乳,15克盐,1克辣味品,60克奶油与脂肪,偶尔还能供应一点红酒。这些食物采用定量包装放置在补给车上,然后在作战中由指挥官下令分发食用,考虑到激烈战斗中补给不易,军官们通常会要求士兵们随身携带1日份食物。南方集团军群有幸优先获得了大规模的新型野战口粮体系,曼施坦因毫不犹豫地予以立即实施。

按照德国制定的标准与要求,西欧各国,特别是荷兰、比利时、法国拿到了很多野战口粮的制作订单,一开始国内资本家还不满意,认为这类产品生产并没有技术含量,订单大量外流让这些国家白白赚了钱还损失了国内产品的销路,但随着大规模军工制造的推进,国内生活物资消耗开始加大,有关农产品滞销的顾虑完全消失了,而得到实惠与好处的西欧各国轻工业资本家首先开始拥护德国的订单政策,然后各国农民也表示很满意,特别是法国农民阶层在政治上拥有传统势力,对德国的好感度予以增加,而一贯以农业突出的轴心小兄弟们,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更是倾尽全力接下物资订单,意大利的资本家对此也跃跃欲试。

在霍夫曼的充分动员与巧妙设计下,现在不仅全欧的重工业、连轻工业和民用工业都开始深刻卷入大战了,各国都受益于德国的战争景气而发展,让人觉得德国提出的欧洲联盟共同发展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唯一让人担忧的恐怕就是德国的支付能力,这些账单德国小部分是用军火和其他设备偿付的,还有一部分是用黄金等贵金属支付的,其余大部分是用帝国马克记账的德国债券支付的,这些债券每年会消灭大部分——被占领各国要支付占领费、付出赎回俘虏的费用,但少部分仍以纯粹国债的形式保留下来。对这种债务霍夫曼对此毫不担心,各国高层和资本家们也很有信心——德国打赢了还怕没钱付账?现在仍坚持德国要全额用外汇或贵金属付钱且贸易额度较大的国家只有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瑞典铁矿是德国离不开的,霍夫曼无话可说,葡萄牙是偏英美的,采取这种做法也符合其立场,唯独西班牙这个白眼狼的行为一直让霍夫曼恨得牙痒痒。

当然后勤机关还有顾虑,生怕这些军需食品被下毒,但经过反复抽查、检验,最终认定这些国外供应的口粮基本是合格的——蓄意投毒的压根没有。

现在,曼施坦因和海因里希等人就在指挥部里啃着这些新型野战口粮指挥作战,这不仅是最高指挥官标榜与前线官兵同甘共苦,同时还可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补给与饥饿状态,这更有利判断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海因里希在下车的第一天就看出了曼施坦因的计划,知道这个善用奇兵、巧计的元帅绝不会傻呆呆地与俄国人拼阵地战,从他不战而退放弃顿河弯曲部的举动就知道他在酝酿大计划,不过对某些具体指挥策略他依然持有不同观点。

他问曼施坦因:“真的不进行炮火准备?”

“用不着,这是突袭,炮火准备反而会提醒红军……”曼施坦因抬眼看了看手表,“等明天上午部队穿插到位才是炮火准备的好时机,希望我们的营、团一级指挥官聪明一点,别傻乎乎跑错位置挨自家的炮火。”

“这是不可避免的。”海因里希轻轻摇了摇头,“只希望损失不要太大。”

“是啊……”曼施坦因也叹了口气,“为打出高交换比,我算死了无数脑细胞才设计出这个方案,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只有死守壕沟再打一次阵地战了。”

参谋长韦勒抬眼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分针滴答滴答地走到了指定位置,所有进攻单位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了!

第046章 大河曲部之战(10)

昏暗的夜色之中,罗马尼亚海军上校贝尔纳德带着3艘驱逐舰和4艘浅水炮艇在顿河上航行,秋冬季是顿河的枯水期,不过对驱逐舰和浅水炮艇而言,这样的水深已足够了,根据作战要求,这批军舰是11月12日凌晨时分通过亚速海顿河入海口向上溯行的,算起来是第一批展开行动的部队——比2个德国装甲师还要早。

此时,德国黑海舰队主力还在继续围攻高加索方向一干俄国港口,与残余的红军黑海舰队打得不亦乐乎,而德国空军则配合着他们的行动,拼命做出即将登陆的假象,整个亚速海方向反倒是一片平静,这成功地吸引了红军空军和海军的视线,对亚速海区丝毫没投去视线,整个上午一架飞机也没来侦查,而下午接近傍晚时,纷纷落落的小雪开始下了起来,这更意味着能见度的降低和飞行侦查的受限,贝尔纳德和所有罗马尼亚海军将士大喜过望,他们加快进度,以16节的速度慢慢向上游开去,同时准备好了对岸火力以应付突发事件。根据计划,他们将在今天夜里8点钟抵达关键区域,那里是红军62、64集团军准备渡河的河段,一不当心就会被发现,苏德双方围绕着渡河与反渡河已打生打死了好几天,红军虽然费了极大力气,依然没能够实现渡河,连浮桥都没能够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