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张友士恭敬答道:“昨日见老大人已经渐渐复原,贾大人便陪本地的县尊袁化大人去巡视下辖各乡防治这疟症的工作去了。”

夏省身听了登时有点小失落:自己原本猜想对方可能会借此机会讨好卖乖,邀个功,好让自己能接受他的那些学说——谁晓得人家竟然不屑?!

不过,这样看来,这个少年人,还确实不能小觑呀。

第136章

夏省身养病期间, 贾放确实是在为了疟症的事四处奔走,主业是宣传疟症的危害以及灭蚊的重要性,副业是推销一系列灭蚊产品。

桃源寨因为这些产品, 又一次在南方地界出了名。那用麻织成的窗纱门纱,价格便宜量又大, 用起来也简便, 涂点浆糊粘在窗格子门框上就能用, 买不起棉纱蚊帐的百姓, 一时全都看上了这个。主顾们蜂拥而至, 甚至各县还派出了采购团, 集体给“锦花”下了大量的订单。

“锦花”那架水车便昼夜不歇, 妇人们分了两班倒,一刻也不停地纺纱织窗纱。

别地也有看着眼热,想要仿制,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仿制, 即便能做出一模一样的, 但是投入的工本不小,就怎么也做不到“锦花”这么便宜。

除了窗纱门纱以外,另一样畅销的,就是蚊香。

桂遐学已经完全把这门技术交了出去,现在也是桃源寨里的一群妇人在做。田小妹是一个带头的。她娘家人都忙着糖坊的生意,她嫁给赵五光之后却总过着清闲的日子, 实在是闲不住了,便出来领着几个年纪相仿的年轻妇人, 从桂遐学那里接了制作蚊香的手艺。

田小妹的这团队里分好了工,有人负责挨家挨户地收除虫菊的花朵,有人负责晒干, 有人负责研磨,其他人负责制香晒香包装——本就不算太难,妇人们做起来,反而比桂遐学做得更快更好,连桂遐学本人都说看了就嫉妒。

桃源寨出产的蚊香,分成了两个档次:面向富户的高档货,和最便宜的普通货。

这两种蚊香在除虫菊成分的含量上来说是完全一样的,驱蚊的效果也完全一样。但是区别在于高档货里加入了安息香。这些安息香不是本地产的,而是通过一家商行从暹罗采购而来的,加入蚊香之后,不仅闻起来香味清新淡雅,格调也有所不同——除了驱蚊之外,还能保你一夜好眠。

武元等地的大户都觉得这些高档货才配得上自己,而普通百姓则觉得最便宜的蚊香就可以了,经济又实惠,点起一盘,一夜都不见蚊虫的踪影。

因此田小妹那里也一样积压了大量的蚊香订单。

但桃源寨出品蚊香到其他村子时,会奉送除虫菊的种子,并且写明了种法和注意事项,甚至把处理除虫菊和做蚊香的配料与方法也都写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