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如臂使指,这倒知道一些,可是要把剑变成手臂的延伸,这却难了!”白泽隐隐间有些明白,更多的却是糊涂,只觉得老道这些话似乎自己以前在哪里听人说起过。

拳师练武,所谓的如臂使指大体上指的就是由于气血贯通了周身的毛细血管末梢,血气充盈,打开毛孔,所以感觉灵敏,出招换式力道传递没有一丝滞碍之处,不但是掌指手臂,就连肩,胯,头,背等等一些平常难以发力的地方,都能运转自如,打出拳来,给人以致命的一击。

这一点,白泽现在也能做到,但这也仅仅是限于自己的身体,武者练拳原本就是为了更加自如的操纵身体的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已经将筋骨皮毛,气血的力量练到了家的高手。但要想将这种人体的力量进而延伸到如剑这样没有丝毫知觉血脉的外物上去,把一口冷冰冰的长剑练到如同自己的手指头一样灵活自如,随心而动,有灵气,有活力,那可是太难了。

不过,这种人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的倡导者之一,山东国术馆的创始人,剑仙李景林。但在他之后,剑术一道,愈发没落,百年之间,就再也没有人可以把剑练到这种地步了。

“你是练铁臂戳脚的,以前练功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木道人沉吟着想了想,脸色顿时一片肃然:“练拳如练枪,练腿如走马。古代大将纵横沙场,之所以有敢凭了掌中一杆大枪,马踏联营,杀的七进七出的,靠的都是人马一体,人枪合一,身体附在马背上随时变化,你这一派的祖师也就是从这一点中到晚年领悟了拳法真谛,创出五步十三枪,所以你打拳的时候,手臂是枪,腰腿是马。而练剑和练枪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一个长,一个短而已,所以你练剑的时候,听的是个劲儿。”

“剑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只有你在拿剑的时候,把身上的阴劲阳劲听得分明了,和手中的剑融为一体,才能支撑半个时辰左右。再往后,说的明白一点,就是要你调节身心,丹气,运剑的时候,要身随剑动,浑身上下的关节,骨骼无有一处不在微微的抖,慢慢的动,渐渐的和剑抖成一个劲儿,气血运行有张有弛,筋骨才能大松大软,虽剑有百斤,拿在手里却和鸿毛一般,到了这个地步自然就练到家了。”

“嗯,有点像抖大枪杆子,是这个道理,剑没有灵性,需要人来赋予!!”

白泽以前也看过一些市面上有关于“六合大枪”的资料,知道枪这东西,最是难练,但古代猛将,但凡能青史留名的却大多用枪,究其根本,就在于枪身上有弹性,枪劲刁钻,如灵蛇出洞,和人交手往往双方兵器一交接,就能寻隙而入,一枪戳死,这个是和内家拳里的运劲方法相通的道理。

所以现在也有人怀疑,内家拳的源头就是宋朝时候战场上的“大枪术”,虽难分真假,却也言之凿凿,肯定是有那么点关系在里面的。只是时间太久,武术这东西一旦流传到民间,就多了许多神化的地方,祖师爷一大堆,谁也说不明白了。

“你看看我是怎么运剑的!”

木道人说完话,伸手接过白泽手里的大剑,随手一端,也摆了个举剑齐眉的姿势。

白泽在一旁,两眼放光,果然就看到他道袍下的身体微微颤动,不过这种颤动实在太过细小,如果不是道人事先说的足够明白,他的眼力又极其毒辣,换个别人来,恐怕近在咫尺,眼睛贴在上面了,也看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来。

木道人的身形微微蹲下,一双眼睛始终盯在剑尖上的一点,慢慢的似乎为了叫白泽看的再清楚一点,他手里的大剑开始以肉眼可辨的幅度快速的抖动开来,与此同时他浑身的肌肉骨骼,甚至与呼吸吐纳都和这种颤动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共振频率,道袍猎猎作响,无风自动,整个人就好像是被一股狂风吹动的一池潭水。

淡淡的涟漪,风一样的掠过全身各处,绵绵不断,循环往复。

“来,你再试试看。”道人做了一番示范,白泽就跟着模仿学习。

“内家拳剑,处处讲求松软,练这门剑法更要大松大软,但松软可不是松懈,力道要分出个阴阳来,你刚劲太盛,柔劲太弱,不要被以前的功夫影响了,练剑的劲儿先在腰胯,后在剑尖,运剑的时候一定要体会到静中有动的感觉,松的像是皮里包骨,软的像是绵里藏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抖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