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迎亲的需求,韩谦携三皇子的手书,暂时将这两艘战帆船及将卒征用过来,编入迎亲队伍之中。
与郭荣、长乡侯、清阳郡主会合后,韩谦在岳阳停留了一天,接受岳阳地方官员的宴请,第二天除了将从金陵运过来的数百箱聘礼搬运上船,还携带大量能运往蜀地出使的货物,四艘战帆船、六七百人马便浩浩荡荡扬帆启程,逆流往渝州方向而去。
削藩战事打得极其顺利,即便还有叛军残部逃到永州没有解决,但已难成大患,此时大楚西翼便能集结十万兵马,如此良好的势态,也令梁军深为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韩谦乘船离开岳阳时,集结于蔡州的数万梁军,还是没敢往南阳盆地北部的方城防线扑去。
在这一刻,大楚境内一派祥和,谁也没有意料到金陵即将爆发的危机。
船进入夷陵境内,未入巫山大峡之前,两岸的土地还是隶属荆楚平原,韩谦放眼往北望去,皆是平缓的丘山。
目前雍王朱裕还在关中坐镇,梁国内部看上去较为平静,但照既定的历史轨迹,在金陵发生大乱时,梁军没能趁虚而入,说明梁国当时并不平静,或许是北面晋军的威胁极烈,又或者梁国内部正酝酿着动乱。
很可惜,就像其他势力轻易察觉不到金陵此时所正酝酿着的滔天危机一般,缙云楼潜入梁都汴州的斥候、秘探,目前也没有什么发现。
硖州又名宜陵,位于巫山东麓二三十里外的长江北岸。
硖州早年属于荆南道,乃是荆襄大地的一部分,天佑帝崛起于江淮,兵势未及荆襄之时,蜀主王建率部派兵占领硖州,背依巫山东麓的雄山大岭,将其经营为蜀国的东门户,拒楚军于巫山之外。
船队行到宜陵城下,巫山逶迤峰岭也在视野里清晰可见。
为尽快赶到蜀都,韩谦他们在宜陵城前停船靠岸,但没有进城,就在码头前与宜陵守将匆匆见过一面,便继续逆流而上,往南津关峡口行去。
南津关峡口是四百里巫山长峡的东出口。
虽然韩谦案头堆累的有关南津关峡口的水文地理资料有厚厚一叠,但亲自看到眼前雄峰突现,一道惊世大峡谷劈山而出的壮丽景象,他还是难掩内心的震惊。
两千余步宽的江面,在峡口前陡然缩窄到二百步左右,江水仿佛一杆战矛,从峰峦叠峰中刺出一条狭窄如肠的通道,急流咆哮似万马奔腾,江水里还隐隐能看到有很多的险滩石柱分布。
韩谦他们是逆流而上,看到江心的这些险滩石柱,还没有那么多的触目惊心之感,但两岸石崖下的江滩上,有不少被江水冲上的腐木断桨,都是在江水里翻覆撞毁的船舶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