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拜道:“应到八千,实到八千,一人不少。”
“好。”
李存很痛快的说:“赵立听封。”
赵立朗声道:“臣在。”
李存看着赵立说:“朕特封赵立为子弟兵代统制,子弟兵为朕的第三支亲卫军。”
从白身一越就成为了军方大员,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亲卫头领,尽管赵立很沉稳,但还是不禁激动的忘了在第一时间谢恩。
亏得刘宣提醒了赵立一句:“还不快领旨谢恩。”
赵立这才反应过来,忙一拜在地:“谢陛下。”
“免礼平身。”
李存又说:“你回头将有功之人报上来,再写个推荐,子弟兵就是子弟兵,朕不准备在朕的子弟兵中加入旁人,以后朕的子弟兵战损扩军皆由我楚人填充。”
赵立更喜,这样他回去就能跟兄弟们有所交代了。
赵立明白,陛下这是在帮他善后。
有这样体贴臣子的皇帝,赵立除了效死,还能再说什么?
赵立又一拜在地:“诺!”
李存嘱咐了赵立一句“好好练兵,莫要坠了朕江东子弟兵的威名”,然后就让赵立下去带着子弟兵跟大部队一块北上,同时更换作战用的装备。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李存将赵宋王朝派来的伴行使赵鼎和秦桧给叫来。
这两个人是李存跟赵宋王朝要的。
按照赵佶君臣的意思是派吴敏和马扩来担任伴行使。
可吴敏动动嘴还行,实际上用处不大,而马扩的能力又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不是李存想要的管理型人才。
再说,难得有一个可以从赵宋王朝那边挑人的机会,李存当然要挑两个有用的了。
赵宋王朝那边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再节外生枝,就把赵鼎和秦桧给派了过来。
李存对赵鼎和秦桧说:“朕听闻相州兵不错,故而想去相州招募一些敢勇,跟你二人说一声,免得你二人以为朕去打你家大名府。”
赵鼎连忙阻止:“再有几日便到边境,陛下又何必于此时节外生枝?”
秦桧也义正言辞的说:“陛下若自觉兵马不够,可跟我大宋商量,怎能妄自招我大宋之民?”
李存微笑道:“朕只是跟你二人说一声,并非争求你二人意见。”
说罢,李存就挥挥手将赵鼎和秦桧给打发走了,然后李存亲率亲卫前军、亲卫后军、踏白军和八千子弟兵以及部分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转道前往相州汤阴县,至于其他军队,则继续在韩世忠和吴玠的率领下向宋辽边界挺进,与走水路和海路前去宋辽边界的粮草辎重汇合。
其实——
李存这么折腾一趟是很麻烦的。
但李存觉得,岳飞值得自己这么折腾一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赵鼎和秦桧怕李存半路跟谁起冲突,引起两家交战,所以,两人一商量,最后由赵鼎跟着李存走了这一趟。
这一路之上,有赵鼎沟通,关键谁敢拦李存这数万大军?
所以一路无话。
很快,李存便来到了相州汤阴县。
在这里,李存打出来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我汉地陷入胡手二百年”、“相州可有汉人好儿郎”等激将十足的标语。
与此同时,李存又派人将招兵政策贴得到处都是,还以喊话的形式告之。
大体就是,被选中的敢勇可得二十亩良田,家卷不计男女老幼皆可得五亩良田,敢勇月钱一缗半、转正月钱两缗,将领每升一级增加五亩良田和半缗月钱,家人优先安排工作……
总之,李存双管齐下,敞开大网等着岳飞上钩……
……
岳飞是崇宁二年生于河北真定府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的一个村落当中,排行第五,前面四个哥哥全都早夭,上前还有一个姐姐,下面还一个弟弟。
岳飞的父亲名叫岳和,母亲姚氏。
据传,岳飞降生的时候,正有一只大鸟在其家上空飞过,因此岳和就为岳飞取名叫“岳飞”,甚至岳飞的字“鹏举”可能也是这么来的。
岳飞家的条件比较差,其家所拥有的田地太过贫瘠,以至于一家人辛勤耕种所得,都不能使其家老幼全都吃得饱、穿得暖。
而岳和的身体又不太好。
因此,从岳飞能够参加劳动之日起,便帮家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