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能找到这个呢,”詹老太太仔细看了时间,“一九五六年三月,我记得这场,是人民委员会主办的专场,请了戏班过去做演出。”
外国小哥挺开心的问:“妈妈,您也去了吗?”
詹老太太点点头,目光还落在那张海报上,“去啦,大家伙都去了呢。”
外国小哥又跟吴霜显摆:“我妈妈以前是剧团的演员,女一号,特别厉害,你看她现在是不是身材还保持的很好?”
吴霜连忙点头:“是,气质特别好。”
詹老太太抬起头笑道:“你别听他在那乱说,他都没正儿八经看完过一场戏,我以前唱过两年老生罢了。”
吴霜道:“您嗓子好,唱的肯定也好。”
詹老太太道:“剧团里有一个小桂枝,她的嗓子才叫好呢,老生花脸都能唱,后来调门高了,我父亲,哦,也就是剧团团长,特意教她去学旦角,那声音,非得现场听一遍才能知道什么叫三月不知肉味。”
吴霜眼睛瞥了一眼海报,愣了一下,问道:“您和金大师是?”
“那是我父亲,我祖父和外祖父的名字你或许听的更多一些。”詹老太太神情坦然,同她说了几个人名。
吴霜脑海里闪过一位国宝级京剧大师的名字,嘴巴惊讶地微张,紧跟着就有些紧张起来,她当初还是为了做一套首饰寻找素材,特意看过一阵儿京剧有关的书,但只是翻书,就必定越不过金家班,当初两岸友好访问,金家是作为艺术家第一批同行的,在那个年代轰动一时。
至于后来,76年发生了那场文化运动,很多老艺术家都吃尽了苦头。
詹老太太仪态端庄,但是吴霜细心观察之下,这才发现她坐着的是一部轮椅,用薄毯遮盖在膝上,老人腰背挺地笔直,无论何时都不曾随意倦怠。吴霜垂下眼睛没有多问,但是视线却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轮椅的一角,心里叹息了一声。
詹老太太没有注意到她的目光,她正在夸奖身边的小儿子:“这海报可真好,得收藏了大半个世纪了,我记得那时候一张票要一元八角,跟现在可不一样,那会儿一套烧饼油条才一角钱呢,都够吃顿饱饭的了。”她手指抚过海报笑道,“能来看一场戏,很奢侈了,不过依旧一票难求,毕竟场地位置有限呀,哪儿能跟现在一样有那么大的场馆呢。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师哥有个朋友,为了能弄到张票真是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最后还学了三弦,跑来给我们帮忙,免费帮忙,能让他坐在一旁听戏就成,呵呵,这一晃都过去几十年啦。”
黄毛小哥立刻狗腿道:“而妈妈您依旧年轻漂亮!”
詹老太太被他逗乐了,轻轻拍了他胳膊一下,“多大的人了,瞎说什么呢,我呀是想我那些老朋友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好不好。”
詹嵘道:“您这次回来的时间长,我陪您一起找找,总能慢慢问到。”
外国小哥也跟着点头:“对对,这次我在肄三堂修书的时候,瞧见那边还有人拿着一本戏单名册在……”
詹老太太忽然抬头看他,抓紧了他胳膊急切道:“你说什么?”
“啊?我说一本戏单名册……”
“不是,肄三堂……肄三堂还开着?还有人在吗?”詹老太太问的又急又快,“怎么,怎么詹嵘之前没跟我提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