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也曾问过药师佛,但是药师佛除了宣扬自己的教义之外,并没有别的任何办法。
正如之前玄都所言,此为天意。
就在尧一筹莫展的时候。
这时,有下面的官员上报,说鲧的儿子大禹对于治水很是精通。
如今的大禹已经长大成人,而且继承了自己父亲的遗志,一直钻研治水之法。
但是当初因为鲧的治水不利,导致人族大灾。
故此鲧对于大禹来讲,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只能够强忍怒气,听着下面人汇报。
自那之后,又有诸多官员联名上荐。
都是推荐舜启用大禹,命其治理洪水,救助凡人百姓的。
舜一听顿时就大怒,当初鲧对于人族的伤害让他记忆犹新,坑害了无数人族。
但是如今,这些官员还在推荐那人的儿子前来治水。
当真是不知所谓。
就在舜大怒的时候,那官员又开口言道,大禹为了治理水灾,游历各大洲。
而且还在一地彻底治理好了水患。
这让舜不得不重新考虑了起来。
毕竟治理好了一地水患,这便说明大禹确实是具有治水的才能。
再加上各大洲的官员联名担保。
舜只好命人将大禹请来,并且于大殿之上宣布,任命大禹主管治理水患。
而且舜给了大禹很大的权利,就如同当年的鲧一样,可以调动任何的官员治理水患。
大禹治水的方法与他父亲鲧完全不同。
鲧治理水患完全依靠堵住水源,从而达到无水流向四周的目的。
而大禹治水的办法。
则是疏通水患,让其流向另外的河里,大海里面。
治水者除了大禹之外,舜也是派了两个大臣前来辅佐大禹治水。
这两人分别是伯益和后稷。
都是有名的贤臣,在大禹有了伯益和后稷的配合之后,
大禹的治水工作就变得异常的顺利。
他带着一些人族大军开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各个大洲。
深入的了解水患,了解当地的地理结构。
从而与伯益和后稷商量此地应当使用何种方法,才能够将水患疏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