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仅仅是最后这两句点睛之笔,将这首诗拉到了另一个境界。
此句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
同时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写诗之人的心胸气魄。
当真是妙哉、当真是伟作。
那么一瞬间,便是李白崇也是迟迟说不出话来。
起初他只是以为黄廷晖不过是小有才华的读书人罢了。
而眼下来看,他属实是看走眼了。
如此才华,又怎么可能是寻常读书人?
若是自己错过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学子,那自己坚持“为国培养栋梁”的理念可不就是一个笑话了?
过了好半晌儿之后,李白崇方才是抚了抚自己的胡须,他极为感慨的说道:“‘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
“‘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
“‘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
评价完毕之后,李白崇又是叹了一口气,补充道:“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
“如今却被你数语说尽。”
“只言片语,说得泰岳正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
“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也。”
“当真是绝品!”
说到最后,李白崇还加了一句,“果然是江山辈有人才出!”
“白崇!”
“远不如也!”
说完,身为举人老爷的李白崇竟然往后退了一步,他朝着黄廷晖施了一礼。
黄廷晖知道这首诗若是写出来的话,必然是会震服李白崇的。
却没想到李白崇的反应会是如此之大。
“如此大才,白崇如不替庐阳书院取的话。”
“世人怕是会说我李白崇老眼昏花,有眼无珠了。”
李白崇抚了抚自己的胡须,他乐呵呵的对黄廷晖说道。
与之前只是和老族长叙旧不同,此时他再看向黄廷晖之时,好似是在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那热切的目光,看的黄廷晖的头皮都有些发麻。
古代的士人便是如此,一旦是发现了一个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抵会是这样的表现。
尤其是那些有坚持、有原则的大儒。
他们毕生的心愿可不就是让王治之下,文教昌隆,四海升平么?
退一万步讲,提拔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