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赵廉之前的资历倒是没什么,虽然升官挺快,可是大家也都不在意,这样的人在大明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可是赵廉这一次升官,还调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掌法纪司和贪腐司事,主要是因为他在南京和福建的作为。

查福寿膏案,查甄家通倭案,这两个案子就没一个小案子。

据说因为这两个案子,被诛杀之人,已经有好几百了。随着赵廉入京,人数已经越来越多了,等到赵廉来到京城的门口,人数已经增加到三千多人了。

至于赵廉的形象,基本上酷吏有的,他都有了,各种段子传的也是煞有介事。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听着张鲸的汇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希望赵廉知道这些消息之后,不要崩溃了才好。”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巅峰

事实上赵廉虽然还没崩溃,可是距离崩溃也不远了。

在得知自己调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时候,赵廉是兴奋的。这不但是一个清贵的衙门,同时也是一个实权衙门。虽然依旧不是九卿之一,但是距离九卿也不过一步之遥。

相比较起来,南京户部侍郎可就差远了。

南京户部侍郎想要调任京城九卿,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基本上需要外放督抚,然后转任回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没有这个顾虑,完全可以直接在进一步,任九卿。

可是到了京城之后,赵廉的心情就不好了。

在得知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责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虽然都察院右都御史位高权重,现在还掌握着法纪司和贪腐司两个大杀器级别的衙门。可是这两个衙门现在就是烫手山芋,根本就不好接。

在加上听到了自己的名声传说,赵廉心中就是咯噔一下,皇上这是要把自己当刀了。

历史上酷吏没有一个下场好的,自己该怎么办?做这个官,前途灰暗,弄不好就是家破人亡,不做这个官,估计现在就得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