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的号角声再次响起,霍去病不为所动,坐在高脚凳子上如同一尊雕塑。
果然,匈奴人鼓噪片刻之后,就缓缓地退下了。
夜幕笼罩了大地,汉军却快速的行动起来,在营地周围布下了密密匝匝的绊马索。
这是一种新式绊马索,绊马索上缠绕了数不清的铁刺,只要有一根尖刺扎在马腿上,绊马索就会缠绕在马腿上,其余地方的尖刺也会随之缠绕在马腿上,想要脱离,带有倒钩的尖刺就会撕下战马腿上好大的一块皮肉。
大军趁着夜色缓缓地离开了羊盘区域,汉人可不像匈奴人那么傻,天气明明已经逐渐变暖和了,谁还愿意继续居住在牛羊的粪便上?
牛羊粪便对匈奴人来说就是宝贝,尤其是在这片广袤的荒原上更是如此。
这东西不仅仅是可以隔绝地气,更重要的是这东西还能拿来烧火做饭,取暖。
刁斗上的军卒也换成了稻草人,只有巨大的营站里还透着点点火光。
漆黑的夜晚偷袭敌军,凡是下达这样的将令的将军一般都会被拿去砍头。
所以,想要在夜晚偷袭敌军,至少需要天上的月亮给大家照亮道路。
夜袭汉军是匈奴人经常性的战略,相对于经常吃肉的匈奴人来说,他们在夜晚的视力远超那些只吃五谷杂粮的汉军。
很久以前,夜盲症在汉军中是普遍存在的。
白登山一战中,汉军之所以不能在夜晚突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夜晚,大汉的军卒们就如同瞎子一般。
自从关中的食物变得多样化之后,夜晚的睁眼瞎就变得很少见了。
即便是如此,夜晚的战斗依旧不是将军们的首选,大汉将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样的战士更适合在光线充足的白日从正面击溃敌人,而不是在夜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巨大的羊盘边缘被浇灌了一些易于燃烧的东西,汉军就缓缓地退出了羊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