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仙官[校对版] 随轻风去 1647 字 2022-10-23

同样的消息放在宇文经面前,却让他浑身剧震,只觉得喉头腥甜,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兄长怎么了?”陈直大急,上前将他扶住,赶紧送上茶水与毛巾。

宇文经疲惫的摆了摆手,颓然而坐,神情灰败若死,“此人多番运作,终于有其根底,从此一飞冲天,不可遏制矣……再与他相争,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罢了。”

陈直这才知道他又是为了叶行远,不解道:“兄长多虑了,这百炼钢之事我看世人多有浮夸,何况就算他真有秘法,这铁器厂也非他一人之产业,比之前些时日沸沸扬扬的票号,赚钱的本事更是差了许多。兄长前日不急,怎的今日如此失态?”

宇文经叹道:“此事哪里是这么简单?票号虽能吸金,但不过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只是借了朝廷的势,用些巧妙心思罢了。但这炼铁之事却又不同,分明是其根基所在。铁器厂一立,百炼钢一出,此人气候成矣。”

他眼光独到,鞭辟入里,自然知道若是铁器大行于世,必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叶行远并没有将铁器直接归于军用,而是放之民间,更说明他有把握有更多的产量,这将是改天换地的第一步。

宇文经悲哀的发现,他费尽心思想要遏制叶行远的崛起,却遭遇了对方层出不穷的反制手段——甚至不能说是反制,叶行远或许没有发现,至少并没有把他当成敌人,只是自己按部就班的出招。叶行远根本视他宇文经如无物。

此人难道真是天生圣人,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注定好的?从一介贫寒乡间小书童,一路夺魁,案首、解元、状元,青云直上——这倒也罢了,本来这就是一条阳关大道,书包翻身原是古训。

但状元之后,在重重打压之下,叶行远偏偏不紧不慢,走出了一条非同寻常之路。本该属于他的翰林院修撰,他拿到手,更借着翰林清气灌顶,一举成就大儒。

此后远赴边关,多番险难,他却能够逢凶化吉。一路折腾出什么琼关特区之后,更如蛟龙出海,及至今日势成,终于有了立足的根基。此后星火燎原,席卷天下,也是可以预料之事。

陈直似懂非懂,又劝道:“铁器大行于世,不但有助军力,亦能改善民生,说起来是件大好事。不过此人确实得此之助,在民间的名声再不可撼动,兄长若是担忧他日后,不若再设法釜底抽薪?”

宇文经振作精神,点头道:“你说得是正理,我辈受圣人之学,自当勇猛精进,不可懈怠。叶行远虽已成势,但亦非不可一争。”

他吩咐陈直道:“你帮我多方收集琼关铁器厂的消息,包括产量、质量、盈利等等,若是能尽快拿到一件样品那是最好。”

陈直领命而去,宇文经埋首经卷之中,口中不断喃喃自语,偶尔咳嗽一两声,面色便更白几分,但依旧咬牙坚持。

半月过后,琼关铁器厂的成品终于流入京中——见到实物之后,许多铸铁豪商总算是松了口气。之前传的太神,真以为叶公子随随便便一个月能弄出三十万斤百炼钢,那全国做高端生意的铁商都得去吃灰。

如今看来,铁器厂的出品虽然质量不错,但大多还是熟铁,杂有少量劣钢,不足以影响最贵那一批的钢价——当然从数量上来说,铁器厂成品还是极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