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诤思忖了半晌,诚恳向叶行远发问道:“叶公子,前因后果你也大致了解,这句谶言关系到天下兴亡大事。若我所料不错,今夜必有变故,或许就是我们突破的关键。不知你的灵力可否维持这虚像到夜间?”
隆平帝眉头微微一皱,心中甚为不满,他始终觉得边境之事不足以影响到中原。司马诤固然是好意,对朝廷一片忠心耿耿,却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以皇帝的想法便是如果实在解不出谶言,也不可强求,毕竟之前数百年,解出郑巨谶言的次数只有两次,其余五次都未曾解出。
反而只有解出的两次之中一次引动了改朝换代,其余五次虽然也是大变故,但并不是不能应付。
叶行远完全没有感觉到灵力的消耗,便点头答道:“在下是误打误撞,此时未曾感觉到灵力消耗过多,瞧这天色很快就要入夜,我应该能够撑得住。”
第二百三十五章 阴兵鬼器
沙漠中的黑夜来得很快,因为夕阳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大地仍然充满了光亮。而只要等它往下那么一寸,被沙丘吞没最后的光辉,黑暗就立刻席卷。
微弱的月光照在沙丘的阳面,反射出如银子一般的荧光,以在场诸人的目力,在这样的光线下勉强还能视物。
“我们在虚像之中已经停留了五个时辰,这时候已经是早晨了,看来不能指望按时回宫。安公公你又得准备说辞了。”隆平帝苦笑感慨,安公公和保柱早就帮他找了张椅子,让他舒舒服服的坐着。
司马诤等人也都安静下来,他们分别站在村庄的四面,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叶行远抬头望着星空,也一直在沉吟思考之中。朱凝儿低声谏道:“此谶古怪非常,依我所见,倒是大事之机,叔叔不可不察也。”
现在有这么多高人在场,朱凝儿总算没有再口呼“主公”,而是又回了最初见面时候的“叔叔”。叶行远也觉得亲切许多,但她三句不离“大事”,终究让人无可奈何。
便叹道:“若有机缘,自然想要知晓未来,我们也可早做准备。只是谶讳之事奥妙不可言,我们未必能够预先得知,便算知晓,也未必有什么机会改变。”
谶讳所定乃是大势,历史洪流之下有其必然。比如前朝倾覆本朝崛起之事,有不少有识之士就提前知晓,但殚精竭虑也难以扭转乾坤,最后还是应了谶言所说。
如今司马诤入了魔一般想要解开谶言奥秘,甚至不惜请四方四凶来此,在叶行远看来这也同样是一种愚不可及的行为。
“咕……咕……”空旷处突然传来像是蛤蟆鸣叫的声音,音调拖得极长,怪腔怪调让人心中发毛。隆平帝一惊,站起身来,举目眺望,黑暗的地平线上却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