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页

那时的房学度,已经老了,只在北宁城待了不到一年时间,房学度就病倒了,然后就回燕京养病了,将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诩一个人扔在了北宁城。

李衍得知此事之后,并没有再安排人去接替房学度帮李诩。

房学度回来这后跟李衍说,李诩很有担当,也很聪明,应该是个可造之才。

加上当时的宁北城包括整个漠北并不重要。

所以,李衍就让李诩暂管漠北。

漠北那里,虽然还不是大中的最北方,但那里已经是有人之地的最北方了。

那里人烟稀少,生活乏味,很少有人愿意在那里生活。

就是在那里驻扎的部队,通常都是三年一轮换。

可李诩在那里一待就是十三年。

而且,李诩在那里待的这十三年,并不是空耗时光,而是很积极的治理那里,积极的让那里已经归顺大中的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原辽国的军州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等草原部族完全归顺大中。

李慈搞部落拆迁和治理靠得是杀,李修搞部落拆和治理迁靠得的是巧用政策和镇压,而李诩搞部落拆迁和治理靠得只是走访。

李诩到了北宁城以后,挨个原辽国的军州和草原部落走访,跟他们说如果不遵照朝廷的拆迁法将部落拆分成小于一百人的部落并分散开来会有甚么样的下场,并为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像塔塔儿,像克烈、像蔑儿乞。

而且,李诩还表示,他不想靠武力来逼迫他们拆迁,他想跟他们和平相处,他想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大势所在。

李诩又推心置腹、不厌其烦。

再加上,李诩的封号是辽王,母亲是辽国的最后一个公主蜀国公主,让原来臣服于辽国的原辽国的军州和草原部落跟他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