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页

可话又得说回来,西线之所以败而不溃,川陕线之所以还在南宋的控制之下,也幸亏有曲端带人抵挡。

这种情况下,赵构也真没法拿曲端开刀。

更为关键的是,川陕线那里,有问题的,还不仅仅是曲端。

中宋签署《大统和议》之前,张宪和王彦分别亲率大军夺回了同州和陕州,并且继续西进,先后收复了凤翔、长安等地。

后来,《大统和议》签定,张宪和王彦放弃了凤翔、长安,沿渭水东撤,猬集在同州、河中府一带,扼守新河桥,以确保黄河两岸的交通,也确保将来收复川陕线时可以直接挥兵西进。

在中军东撤了之后,曲端率军进入秦州,刘希亮、王择仁则率军进入凤翔、长安,各据一方。

不久,刘希亮被义兵逐出凤翔,只好投靠曲端。

而曲端却杀掉刘希亮,吞并了其部属。

这时,王择仁也被新任命的永兴军经略安抚使郭琰赶出长安。

那时,南宋小朝廷根本顾不上西部地区,只能让范致虚继续节制陕西六路军马。

可范致虚的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威望又被金军打光了,实在是难以服众。

范致虚在不得已之下,将曲端升为吉州团练使,充任自己节制司的都统制。

然而,曲端却并不领情——当曲端得知孟迪等义军头领已接受范致虚的指挥之后,怏怏不快,便发布公告,称中军已经过河归国,战事已停,就不要耽误农时云云,然后以此为借口,曲端下令将渭河以南的义军全部遣散,将轰轰烈烈的民众抗中运动强行压制下去了。

这样一来,鄜延路一带的百姓惊恐不安,害怕中军会再次发起进攻,于是纷纷迁徙,进而导致整个西部都人心惶惶。

可以说,现在的川陕线,现在的西部地区,乱糟糟的一片,军阀割据。

这也是赵构不愿意入蜀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