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故意做这事?
吴革稍稍一想,就能想到,这必然是水泊梁山的人传出来的,为得就是掐灭像他一样的人的最后一丝希望,逼他们站队。
这看似有些鲁莽,却是永绝后患的最好办法。
吴革攥紧着拳头想:“大王您为甚么就不能还政于赵氏,非得抢夺赵氏的江山,当皇帝难道就这么有吸引力?”
就在吴革怒李衍不争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贴告示的人来了!”
众人顺声看过去,就见,百余个衙役拥着两个小吏过来。
小吏来到告示栏旁,立即将一篇写得满满登登的告示贴好,然后朗声读道:“金威宋迫,使吾父老百姓无食久矣,现吾李衍入城,当首为吾父老解决粮食一事,根据目前的形势,吾决定,解决方法如下:以工代赈……”
说白了,这第一篇告示,主要内容就是宣告,以工代赈。
具体内容就是,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出工,每人每日便可得一斗米、一角钱,为期一个月。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换而言之,在东京汴梁左右的村民一日赚一百文就能养活一家人。
水泊梁山的一角衍币,在名义上大约相当于一百文,实际上购买力要超过一百文,甚至倍数一百文。
何况,李衍还说了,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肯出工,就每人每日都能得一角钱,一个五口之家,一日便能赚到过去普通村民一日能赚到的五到十倍。
更关键的是,每人每日还有一斗米,干满三十天,每人就能得三石粮食,一两年的口粮就全都出来了,有这么多粮食,已经饿怕了的汴梁城百姓,终于可以心安了。
很多人都在可惜,以工代赈只有短短的三十天,要是再多几个月,他们在靖康年的损失都能补回来。
身为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吴革从这份告示中还看出来了一些别人所没看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