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靖妻弟许采,在反思宋国治理燕山之教训时指出,其失燕人之心者三:一换官,二授田,三盐法。换官失士人心,授田失百姓心,盐法并失士人百姓心。
换官,表面上看是在重用那些汉人官员,其实是对他们不信任,不敢让他们继续在原处为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失原辽国汉人官员之心,有些响应宋朝号召赴朝廷换官者,后来也都越境而逃,如赵公严、赵公伦、姚企望等人。
授田,即将燕人的田地给常胜军,后来燕人回来,无田无产,不少富裕之人,沦为上街乞讨。
盐法,则是指宋朝在燕山地区推行的经济方面的失败之举——李衍控制燕云的时候,燕云地区没有税收,盐一元两百斤,就是辽国后期,燕云地区的税收也不严重,一贯钱得盐一百二十斤,结果到了宋国控制燕云地区的时候,宋国的掌权者不考虑实际情况,在燕山地区大行和内地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官盐制度,每斤盐二百五十文甚至二百八十文,让燕人吃不起盐。
加上,自从宋国从李衍手上接过燕云之后,燕云地区,尤其是云地的汉人,一下子就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后来甚至易子而食。
这让汉儿们既无限想念水泊梁山的统治,又恨死了宋国,认为宋国别说跟水泊梁山相比,就是跟金国相比,都不如。
所以,金军一到,各地汉儿纷纷开城投降。
金军占领代州后继续南下。
几日后,金军便兵至忻州。
忻州也是战略要地,自古便有“晋北锁钥”之称。
忻州知府名叫贺权,也是一个软骨头,见金军势众,似不可抵挡,于是放弃抵抗,开门投降。
完颜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营休整。
金军的下一个目标是石岭关。
石岭关又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经之地。
此关,地势险峻,岭横东西,路纵南北,扼守着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金军长驱直入之咄咄攻势,张孝纯很焦急,他急切地谋求守此险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