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几句岳飞。
岳飞是忠臣。
这不需要辩驳,否则他断不会落得那个悲惨的下场,否则后来赵昚即位之后也不能为他平反,要知道那时的赵构可还没死,如果他不是忠臣,赵构不可能承认这个错误。
不过岳飞虽然是忠臣,却犯了几个为臣的大忌。
一、十二道金牌召岳飞。
这本身就有大问题,用了十二道金牌才将统帅了全国三四成兵力的岳飞召回来,你让赵构怎么想,能不想岳飞有拥兵自立之心吗?
而且,在宋之前的五代时期经常出现武将拥兵自立之事,老赵家自己的天下都是这么来的,赵构能不防着这样的事吗?
二、岳飞所喊的口号“迎二圣还朝”。
实在是忍不住说,岳飞能喊出这样的口号,情商真是有够低的。
赵构是赵佶很不喜欢的儿子,赵佶还曾将赵构送去金营里当质子,因此两人之间的父子情本就淡泊。
父子都尚且如此淡泊,赵构跟他哥哥赵桓之间的感情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仅仅是这样,岳飞要接赵佶和赵桓回来,也不会触犯赵构的逆鳞,关键是,如果将赵佶、赵桓弄回来,谁当皇帝?别忘了,赵构的皇位可是张邦昌传的,不合理,也不合法。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更何况还是仨。而且,皇位之争,败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惨的。
试问,赵构能让赵佶和赵桓回来吗?天天嚷嚷“迎二圣还朝”的岳飞能有好果子吃吗?
三、岳飞跟赵鼎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劝无子的赵构立毫无血缘之人为太子。
那时赵构才三十多岁,能不想有一个他自己的儿子吗,能不想把他的皇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吗,能心甘情愿把皇位给一个外人吗?
而岳飞天天上书建议赵构立这个为太子、立那个为太子,咋地,你一个领兵大将,急着立拥立之功?还是你就断定了才三十多岁的我一定生不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