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见赵佶如此虔诚,对恢复道门荣光如此热心,林灵素就对赵佶说,“佛教专门残害道教,现在虽说不能将之全部铲除,但可以将他们合并入道教,佛刹改为宫观,释迦牟尼像改塑原始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一律蓄发顶冠执竹简,改行做道士。”

赵佶觉得有理,便下诏:改佛教为道教,改换服饰,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

总而言之,赵佶完全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立志光耀他教主道君皇帝所执掌的教门,根本无暇管几个毛贼打下三两座州府这些许小事。

安了。

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的大神会保佑大宋的江山永固的,会保佑老赵家传承万代的,些许的不安因素,只是诸神对他赵佶虔诚与否的考验,只要他赵佶够虔诚,诸神定会为他赵佶荡平所有不安因素。

所以,只需无为而治即可。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能伸能屈

……

皇帝忙着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忙着当教主道君皇帝恢复所执掌的教门的荣光,大臣们忙着讨好皇帝,没人管水泊梁山打破三府之地抢掠一番一事,甚至都没人管呼延灼战败失踪一事,这可能吗?赵佶真这么昏庸?大宋朝廷的一众官员真这么不作为?

当然不是。

赵佶就是再昏庸,大宋朝廷的官员就是再不作为,也不可能对此事无动于衷。

之所以出现这个让李衍他们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局面,除了因为赵佶沉迷于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和恢复道门荣光无心朝政、大臣们竞相讨好赵佶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高俅联合梁师成将此事暂时压了下来。

当然,这事是压不久的,水泊梁山从三地撤走了以后,三地全都群龙无首,只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从公审台上走下来的官吏勉强维持,怎么可能完全压得住?

高俅和梁师成也知道这点。

高俅和梁师成其实并不是想将此事完全压下,他们只不过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让高俅有充足的时间将这件事处理好,并找个合适的机会跟赵佶说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