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0页

湖北省为了平稳粮价,是有粮食产量调控的。除了官方采买之外,市场内部调节,指标就掌握在张德手中。

而且湖北地方法规中,孙伏伽出台了“反囤积居奇法”。这个地方法规出来之后,想要干挺孙师兄的人有不少,可前大理寺卿也不是摆设,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孙师兄,就是个顾问,他是下岗再就业,并没有吃国家编制的皇粮。

所以,找茬找不到他头上。

“忠义社”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争吵从春季持续到了秋季,等到贞观二十六年秋收完毕,争吵还是没有结束。

张德由得他们吵去,这些都是套路,演给他看的。

实际上,李景仁之流根本不需要哄抬物价赚十倍利二十倍利,大宗物资稍微来一点差价,就是惊人的数字。

李景仁等人并非不知道,只是舍不得这点利益。

而且武汉日报也一直在阐述道理,“忠义社”内部也很清楚哄抬物价的后果是什么,一旦市场变乱,社会环境动荡,对他们的长期收益并没有好处。

只是利益在前,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冷静和理性。

喜欢投机冒险的人,自然是想要张德去死,秋收前后的刺杀和往年一样,又增加了不少。

只是成功率依然是零,一般的刺客,根本没办法靠近湖北总督府。

至于说“忠义社”的成员亲自玩“匹夫一怒”,可以说除了房遗爱,剩下的几百号成员,根本没有经得起老张一通老拳的家伙。

就像是一场玩笑,秋收前后的刺杀来得快去得更快,然后就归于平静。

唯有各地的工程还是那么热闹。

因为修通了“汉安线”,强悍的运力,就是最贴切的广告。最受益的,除开湖北省境内各级行政单位之外,大量的木材商、石材商以及各种干货商,很是大赚了一笔。

而原本在安陆囤地种桑的丝绸上,更是平白地将手头的物业增值了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