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8页

“加上生儿育女的补贴,这算下来,的确可以维持一个五口之家。”

“这算个屁的五口之家,上无老,下无小。一个男人四个女人,这算家?”

“怎么不算?”

“好了好了,争这个无用,这有甚么好争的?只说这‘天竺地’行情,便不能用中国道理去揣测,各地自有其变化。如今‘天竺地’,便是女多男少,地多田少。”

“不错。三郎此去天竺,行事首重,怕是还在这些个新五口之家身上。”

程处弼不置可否,他心中自有计划,更何况,还有张德相助,“天竺地”的运作,他是有底气的。

只是毫无疑问,这一回去做天竺都护府都护,要打交道的各色人等,远比西军之时多得多。

第六十五章 诱之以利

“兄长,若在北天竺修建铁道,百里造价……三百万贯够吗?”

“不够。”

张德摇摇头,程处弼为什么这么问,他是知道的。“汉安线”是个模范工程,既显露了武汉的真正实力,也勾起了无数资金雄厚巨头的心。

只不过,想要修建铁路,绝非是凑点人头就能解决的。从论证开始到正式动工,就隔了一个“昆仑海”的距离。

仅从工人素质上来讲,虽说封建王朝的底层大多散漫无知,但因为文明成熟度的不同,皇唐天朝的刁民,也比“天竺地”的顺民好用。

究其原因,“天竺地”的贱民,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有没有产生“冒犯”。

这是枷锁,无形的,看不见的。

而在“天竺地”的不少地方,唐朝内部山头,还要通过扶持代理人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天竺奴”,这是两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