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页

“事涉责权,油水大得很,一字之差,你可知道说不定就是百几十万贯上下?这如何敢轻松定夺?必是要锱铢必较的。”

叫“交通总局”,那只要是涉及到“交通”,就能伸手。叫“路政总署”,那显然只要是有路的地方,都能划拉一下。

说到底,这年头除了陆路,还有水路。

水上交通就不是交通?远海贸易的海路又怎么算?

发散思维出去的话,新衙门的管理范围,那是相当的巨大,由不得不挣扎一下。虽说这种挣扎,本来也就是“一家人”的分饼大业。

“武汉那边,似是交通总署?”

“武汉是便宜行事,各官署并未定制,多是府内差遣。朝廷编制之本官,和差遣无甚关系。”

“说起来,武汉看似制度繁复,实则制度无甚定数。灵活多变,独此一家啊。”

梁县官吏扎堆的地方,此时到处都在议论,思维都在飞快地发散。想法碰撞之后,官吏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得不进行适应改变。

在刑部组织人手调查张德在梁县遭受刺杀的当口,朝廷的正式公文开始下发,新部门的名字彻底确定。

马周的相印在上面盖了章,弘文阁的大佬们也跟着署名,连刚上位的“警相”秦琼,也在上面签了字。

为此事背书的中央大佬十分齐全,代表了整个帝国高层的共同认识。

“来了来了来了!朝廷公文已经下达!”

“甚么公文?”

“名字定下来了!”

“甚么名……是‘交通总局’还是‘路政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