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武汉”“武汉”的叫,实际上“武汉”本质是两州之地,主要是沔州和鄂州的核心区。
武汉并非是地理名词,而是政治名词以及经济名词。
但现在,“武汉”会正式成为武汉,而且地位居然比照河南府、太原府,这就有点惊人了。
河南府、太原府所属县令,是正五品,一般还自带散官品级最少一个朝散大夫。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阶层,走路带风的那种。
这样的赤县,全国只有京都直属才有,一共才六七个,有时候还会裁撤。赤县之外,才是京畿地区的畿县,一般能做到畿县层级的县令,基本等于半只脚踏在了高门权贵圈子的门槛上。
地方上的上中下县,根本没可能通过自身能力进入高门权贵圈。
所以张大象说武汉要升级,是很有道理的。
正五品的县令,汉阳县、江夏县现在还当着差的县令,简直就是天降富贵。
“老夫只是说比照河南府、太原府,是不是真要当做京都来对待,大朝会上还在议论。”
都能让张公谨说是“议论”了,那一定是口水仗打得飞起。
外界一般猜测,是不是朝廷反对武汉升格为京都之一,而武汉地方势力则是在全面推动。
实际上正相反,想要把武汉升格为都城之一的,正是朝中大佬。反对的,都是南方扬子江势力,还有南海东海的地方势力。
一共有两个议案,本质却是同一个。
那就是南都放在哪儿。
现在正式的南都地位,实际上是成都,当年李皇帝大搞封建,主要还是围绕在核心统治区,并没有延伸到荆楚以南。哪怕是当年冯盎投靠李渊,也是合作性质更大,最低要求就一个,你不要造反,那就很好。倘若你还能够管束住岭南土著,那就是更好,什么赏赐都可以给。
只是三十多年发展,武德朝推平天下到现在,青壮劳力更新,也有了两茬。传统农耕社会经验,在此时变得有点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