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8页

秦琼胃口不大,但张叔叔就不乐意了,“二十万?你我一人才十万贯,太少了。少说翻一番。”

说着,张叔叔也是伸出手掌,来回翻了翻。

“且先看看,这回‘四夷怀德碑’,算是把他吓住了。要是真能给他赐姓,多敲一笔也是无妨。”

听得秦琼所言,张叔叔计上心头,眼珠子一转,轻笑道,“到时候我让蔻娘走一趟皇宫,只要价钱合适,总能说动皇后。”

“皇后那里,我看你去比琅琊公主强。”

“嗯?”

张公谨一愣,他从来没有跟皇后问对过,主要原因就是他对皇后有救命之恩。恩太大的话,不见面更融洽,见面了,反而会尴尬,会让君上有些为难。

毕竟,长孙皇后到底不是李皇帝。

“你二十多年都不曾开口求人,难得开一回口,她能拒绝?”

言罢,秦琼更是笑着拍了拍张公谨的胳膊,“再者,你张公谨开一回口,就值二十万贯?”

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

整个唐朝在整体风气上,依旧是歧视商贾贱业,这就让胡商即便遭受双重盘剥,但因为大环境的问题,照样能够混得还不错。

而且舍得本钱去抱大腿的话,给人当白手套,说不定还能混个地方首富。也不用怕太过招摇,胡商在某个州县做首富,反而是一种扬名的事情,很多事情反而好办。毕竟地方长官大多人精,只要摸清楚胡商背后是个哪个权贵,办事都是商量着来。

只是国朝体制比较特殊,总体而言,胡人大多是中层混得舒服,底层极为艰苦,上层则是各种心塞憋屈。

自贞观朝体制变动以来,京畿重地每年因走投无路而自杀的人中,并非是京畿“无人区”的失地家庭,而是无根无基的胡人贱民。

这些年老力衰的胡人,哪怕跟主人同甘共苦几十年,可能主人为了节省成本,就会把他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