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这种人家,也不会真的就收饭钱,毕竟说出去自家做了厨子,这在圈子里就比较丢人。
于是乎,就形成了一个潜规则,前往这种人家吃饭,名头叫做“拜访”,或者说是“借贵方宝地一用”,然后主人家就“顺水推舟”,同时再“一尽地主之谊”。
上门的“客人”把一应酒水开销全部准备好,食材要什么都得自己准备妥当,不可能是将将好,而是要挑选好合适的,容易保存的,多准备一些。
这些多出来的高档食材、餐具、酒具、布匹、家具甚至是胡姬,用完之后都不会带走,直接留下来,成为“主人家”的家当。
而这些,其实就是饭钱。
京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鲍家菜”,地界不太好找,在南城嘉庆坊。
“鲍家菜”以口味论,各大亲王府也未必及得上,但整个嘉庆坊的吃食,最出名的却不是“鲍家菜”,而是本地的李子。
这地界李子也不叫李子,而是叫“嘉庆子”,原因就是这里的李子品质极高,堪称河南之最。
“鲍家菜”的当家人在徐州下县做过主薄,辞官之后就闲了下来,爱好吃喝,而且从不讲究。
但“吃喝嫖赌”排第一的既然是“吃”,肯定是有道理的。
纵然当家人乃是魏文帝时鲍勋之后,但先祖的荣光,显然不可能传递几百年给他。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当家人鲍厚就寻思着,既然自己是顶级食客,往日里就有人来蹭吃蹭喝,为什么不把自己家的筵席发扬光大呢?
于是原本是自家的家宴,逐渐就传播开来,几年下来,凭借先进的厨艺、厨具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凡是长安、洛阳两地的名门望族,甚至是亲王国公,操办上档次家宴的时候,都会让他做一回掌管宴会的临时管家。
各大酒楼、客舍、官邸,也多爱请他出面帮忙张罗重要的宴会。
倘若自家场地施展不开,鲍家在嘉庆坊的屋子也不算小,毕竟鲍家落脚洛阳的时候,隋唐都不知道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