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光景,那些有钱没权的笨蛋,一看“公子哥”“京城”“国公”“重臣”这些词凑一块,顿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赶紧来抱杜荷的“大腿”。
懂行的自然离得远远的,可不明真相的,还真就扎堆在了一块,纷纷打听,这杜二公子,是有什么“公干”啊?
杜荷很装逼,放出话来:我杜荷给人做事,能是小场面?
江阴的张三郎听了想打人……并且实在是受不了了,派人过去到了扬州,跟杜荷你说别胡乱攀扯,到时候别祸害我张家。
然而让张大安万万没想到的是,杜二郎很光棍,他还真就承认是蹭点邹国公的光。并且还厚颜无耻地对张大安派来的亲随说道:“哎呀,放心,放心就是,为兄不过是略作暗示,决计不会真个攀扯邹国公。”
张大安顿时服了,直接派人去了京城,跟杜如晦说了此事。
听说了这事儿的杜如晦,表情扭曲的仿佛孙子把他胡须全揪了个干净。
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
知道杜二郎能干出多么极品事情的时候,老张正累得半死带人上大堤防汛,长江什么都好,就是洪水一来犹如大军过境。
作为府内长官,老张哪怕是怕得要死,也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大堤。上了大堤还特意面对波涛滚滚吟了首诗,套路么,都是这样的,要显得长官智珠在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这换成颜师古那样的老牌官僚,可去你妈的吧,上大堤?那是本官应该做的事情吗?
谁叫老张为了小霸王学习机,手伸进帝国主义教育界的时候,得有点牺牲呢?人家孔祭酒带头教“忠义仁德”,精神境界高,社会思想强,《五年模拟三年高考》一通卷子做下来,立刻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老张想要偷鸡摸狗,色相既然没办法牺牲,那就只能豁出去了。
你看为师这“肝胆”,够不够亮啊?
徒子徒孙一看,哎哟不错哦,祖师爷从来都是“生死看淡,绝不逼逼”,很有先秦大家风范哟。
至于有点来头的徒子徒孙,跟家里面吹牛逼说“张老师他当时一看决堤,立刻担了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过来……”,这可能就是对家宅有一种精神上的庇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