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页

房玄龄一趟上疏,总算结果完美,只是提到“弘文阁”的时候,整张脸就跟便秘一样。

皇帝以自己还在辽东打猎为由,一切行政命令“皆有上出”,执行单位自然就成了一帮“弘文阁”学士。

弘文阁的学士虽说是学士,可干的就是秘书工作,给六部传达消息用的。

就这,那帮没前途的学士还特美滋滋的,嫖妓的时候跟妓女吹牛逼,说自己这是“权压政府,胜过三省”。

外人不明就已,只知道弘文阁的衣冠禽兽们,去六部指导工作,那都是奉旨而行,简直就是“权势滔天”。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还真就被他们给唬住了。

正因为一帮“秘书郎”居然就唬住了人,这才让四大天王之一的房玄龄很是不爽。自己一辈子的英明谋略,格调下降太多,下降太多啊。

对李世民的心态,房玄龄不必长孙无忌复杂。李董还是保安科科长的时候,老房那是绞尽脑汁给他出谋划策,几次风险规避几次大捡便宜,不敢说全是仰赖房玄龄智谋,可事情总归分个优劣,有他房乔和没他房乔,那能是一回事吗?

眼下的滋味,房乔不无恶意地想过,这还不如“卸磨杀驴”呢,那还痛快一点。

老张虽说听出来房天王对“弘文阁”有怨念,但还是笑呵呵道:“房相和一帮秘书计较个甚么,如今既然皇帝‘巡狩辽东’,洛阳这里,倒是好应付一些。冉氏在西南的布置,也该收网了。”

“噢?勘查结果出来了?”

“说出来怕房相不信,自锦州开始,凡有武陵蛮聚居之山,皆产金铜。虽说储量不高,但范围极广,可修路夜郎县,顺流而上,穿过业州、充州、姜州、犍州、候州,过巴江,入矩州。”

“黔中道路艰难,冉氏又和獠人亲善,若是掣肘,怕是难做。”

“黔中州县,多羁縻之地,如矩州之流,便是如此。只是勘查结果还是很好的,矩州之地,在黔中腹心。若多加经营,再修通‘六诏道’,加上蜀地‘身毒道’,只要五金不绝,就不会亏本。”

因为交通的关系,哪怕是贞观十九年,整个唐朝还是“钱荒”,可是诸如苏杭、淮扬,或是贸易繁忙或是盐铁之利,总之,局部大城市,是出现“通货膨胀”的。

以扬州为例,核心城市江都和扬子县,其现金储量,早就超过了太原等河东的老牌大城市。其规模已经跟长安不相上下,而长安是什么地位?扬州又是什么地位?

武汉同样是有这种情况,以至于武汉地区,金银货币数量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实在是出去浪一圈,不可能装个几十斤铜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