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页

又因为香橼表皮宛若蛤蟆,蛤蟆在江南,尤其是苏常一带,被称作“癞团”,故而香橼也有被称作“癞橼”。

本以为就是个观赏用的果木,万万没想到还有这功能。

“浸泡时间呢?”

“三天到一月。”

“怎会时间跨度恁大?”

“一时还找不出缘由,估摸着是跟蒸煮有关,又或许是碱灰添加这一道工序时的碱灰纯度有关。目前还在排查,实验结果还要等一阵。”

“嗯,这样已经可以了,一个月也不算甚么。”

对于这样的结果,已经完全可以了。一个月算什么,三个月都行啊。

“这些麻丝都是经线?”

“都是经线,试制的一批布,都在这里。”

此时的麻布都没有漂白,一般手段也没办法漂白,成本太高。再一个,麻布也不是给贵族穿的,漂白不漂白毫无意义。

摆放在长桌上的布匹各有标号,标号压着工艺流程的各种参数,内部人员一看便知,外人拿去看了,也是一头雾水,都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质地已经相当柔软,不错。”

张德十岁之前,在江阴也不是整天丝绸在身,而是内衬丝绸,外穿麻袍。所以对麻布料子是有切身感受的,没有特制的麻袍,真不适合穿在里面。

“这是上了色的?”

“也是意外,没曾想用香橼果汁水浸泡过的麻料,上青色极为容易。”说着,陪同的人员多了句嘴,“我们猜测,可能是香橼果里面含有的酸,和靛青料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反应,这才上色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