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页

“我也正要去一趟扬州,琢磨在扬州办个报纸。正愁着做个甚么形制的,如今倒是有了计较。”

“甚么模样的?”

“专门做缉捕断案的,阿环你看如何?”

“在京城做不好么?”

“京城哪里好做?魏王府的人驾马车撞死了人,若非侍中马周上奏,怕不是不了了之。”

摇摇头,李奉诫便道,“江淮虽然乱了些,可乱也有乱的好处。再者,淮扬富庶,能差京城多少?”

“小弟也不知哥哥有甚么志向,不过还是预祝成功好了。”

说罢,拿起一杯茶,敬了李奉诫一杯。

而听说李奉诫要去淮扬,魏王李泰专门给了一笔仪程,听说这事儿的江淮行中书省总督魏徵,则是表示扬州这里还有个空缺,就差李奉诫这个人才。

李奉诫抵达扬州的同时,从武汉过来的一帮印刷厂熟练工,以及“苦聊生”看重的金牌编辑,也早就等着李奉诫同志的指导。

第三十九章 需求

蒲圻沿江大堤一直在加固,早在武士彟为利州都督时,当时都水大使就专门盯着从襄阳一直到九江的沿江大堤,只是耗费民力极大,真正得到加强的,多数还是山南道东南和江南道西北。

嘀——

一声急促的哨笛声传来,接着就见穿过蒲圻县,通往岳州的道路上,施工队中的工头正在挥舞着旗子。

而天空中,一架热气球的吊篮中,空中地理勘察员正用望远镜看着山道。以往施工,测绘丈量是极为麻烦的事情,耗费民力极大,所需时间极长。

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通过山区,不仅仅需要经验老到的向导,更是针对施工手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