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妞,我这是学报,不是xx中文网啊。
“怎么,不妥么?”
“不是不妥,只是没想到,明月竟有这等奇思。”
老张说罢,接过崔珏递来的草稿,然后问道,“这苦聊生,是和典故?”
“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我取三字,以为字号,兄长看如何?”
“倒是不错,若是别人看了你的传奇,只怕还以为是个平康坊的选人。”
有了笔名,就差个故事标题或者书名了。
“可为故事取个名?”
“这倒是不曾,便是想着故事,倒是忘了此事。”
崔珏想了想,便道,“我自号‘苦聊生’,这传奇也是闲来作得,便是个消遣之所,不如就叫《聊斋》吧。”
“好!非常好!”
老张面不改色地赞叹。
第八十五章 贞观十年跳蚤图
关于《聊斋》,老张玩了猫腻,曹宪主持的汉阳学社,多是雅言,算是精英特供。然而在临漳山的工农子弟分社,老张直接就是大白话,反正现在纸张便宜,这些人的上升通道又很难介入朝廷,那用文言文有个卵用,大差不差看得懂“孔子见两小儿便日”是啥意思就行了。
于是汉阳城微妙地出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闺中呆妇们看的如痴如醉,没想到卖凉茶的老妇人也能念道一个“李天师三打白骨精”,硬要说分个高低,当然都不如李天师年轻时候对退婚的亲家怒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