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我只是觉得可惜,没有别的意思……”

维瑟尔悻悻然地说着,然后问道,“郎君可曾吩咐,何时动身?”

“今年万里佛国地形图,须制备妥当。”

“也罢,既是如此,当早做打算。闻高昌王最喜佛门高僧,可以此为阶。”

“西城诸寺,但有合用浮屠,只管说来。郎君自去分说,管保彼等还俗。”沙欣说罢,又道,“若是不够,怀远城中,尚有呼延部礼佛之人,可为先导。”

“如此便好。”

维瑟尔点点头,连忙敬了沙欣一杯,“久闻兄长修习《论语》,圣人之言,揣摩颇深,小弟甚是佩服,佩服啊。”

“孔圣至大至伟,微言大义,实乃天下至理。”

感慨一声,沙欣举杯和维瑟尔碰了一下,这才把长安本地葡萄酒一饮而尽,然后将白瓷酒杯狠狠地放在桌上,大声道,“此行,愿孔圣保佑!”

第五十一章 很好

贞观八年的第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之后,大河工坊子弟学校也迎来了第一批结业生。

这些结业生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年纪都不算小,同时又完全没有经受过四书五经的洗礼。当然了,就算他们想,很多人也不答应。

相较于平民百姓的子弟,这些挂着同仁医学堂学徒帽子的大河工坊子弟,他们可以轻松地获得知识。数学、物理、波斯文、弗林文、冶金、土木……虽然全部都是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东西。

但对于藏私的老师傅以及视教育权为禁脔的世家高门而言,不论是技还是艺,他们都可以不用付出马周那样的代价,轻松获得。

马宾王人到中年,才从常家脱离,而且还有依附阿谀小人的嫌疑。若非张操之举荐入幕东宫,只怕还要推迟数年冒头。

大量的优质纸张用在了教学活动中,印刷谈不上精美却绝对合格的教科书,简单易懂的教案课件……这些,足够让大河工坊子弟,能够脱离文盲的范围,甚至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父辈祖辈那精妙的劳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