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史大忠很高兴,他祖上乃是阿史那氏,论源流跟隋唐皇帝都有主仆之情。不过隋唐交替之际,并无阉人施展的舞台。再一个,唐皇也好,乃至第一代天可汗杨广也罢,在政事上,允许阉人插手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

主要是隋唐交替之际,不管是隋还是唐,名臣多不胜数,可以说是唯一能够跟两汉比拟的经典时期。

“操之知史公在京城素来清闲,不如帮忙看护一二。”

张德让史大忠做的事情,是和高利贷有关系。长安放债最厉害的,不是华润号,虽然华润号的现金流最大。真正厉害的,都是公主级的人物,或者就是亲王府的长史之流,他们放债完全不怕欠债人不还。

光李恪一年在放债上吃息,就有一两千贯。而整个长安,亲王多到不行,这还是岁数不够外放的。

还有一些李渊宠爱的,更是从自己的养老金中拿出一部分,让去造。

而公主里面放债最典型的,就是在省亲的李芷儿。她的安利号因为种种见不得光的原因吧,赚的钱大概两三成是自己拿到手的。

剩下的,是离京之际,跟皇后之间的交易,中人是李渊,目的也很单纯,换李世民一个承诺。

当然这个承诺是不能起诏的,只能是看李二郎的人品,然后就是皇后在李董心中的地位如何。

“偏是让吾这等半截入土的老倌儿来忙碌。”

史大忠是真高兴,张德这个少年郎,和他打的交道不少。不说这人事好处或者说宫人差遣上的福利吧,就说待人处事这种平易近人的相交,就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哈哈一笑,史大忠也应承了下来:“既是宫人的借债,老夫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太极宫的那些个奴婢,有些也要借钱,但又凭着自己躲在太极宫这张牌子下面,往往拖了很久不还钱。

倒不是说没钱,在皇城当差,月例用度还是可以的,加上因为皇后手头宽裕,后宫中的赏赐,多了不敢说,一个月多个匹绢还是没问题的。

让史大忠帮忙盯着宫人的欠债,倒不是真的要他去讨债,这等事体,哪里需要他去做。

纯粹是张德想要通过史大忠,保持着对宫内大方向上把握。国家大事,为什么小道消息最后都被证明是真的?因为这是问问风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