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苏州原本的海船,萧二公子提供的大匠和工人,还能提高尖底船的生产规模。
一艘尖底船的吨位大概在一百五十吨左右,一船粗茶,算一百文一斤,就是三万贯毛利。如果走新罗这条线,去的时候卖茶叶,回来的时候载着新罗婢,一夜暴富就是这样的简单。
如果硬要对张德现在的船队实力一个描述,李董代表世界政府的话,老张他就是四皇之一的白胡子,规模特别大,船只特别多,人脉广实力强,可惜美中不足武装力量差了些。
就算现在朝廷想要开始造船,生产速度远远比不上张德。而且老张在沧州的新船坞又要修建,漳河河口的造船厂也已经规划完毕,露天造船船坞已经开始新建第一艘河北道产出的尖底船。
短期内,或者说五年之内,渤海黄海东海,没有人能够在海贸上挑战张德的地位。
而就算清河崔氏想要弄船只,也只能选择合作,清河崔氏也没有办法直接强取豪夺,因为同张德合作的人中,有博陵崔氏,有孔家,有虞家,还有南朝遗族,以及左骁卫左卫左武卫的新贵,还有太上皇李渊。
哪怕清河崔氏联合李董把张德一干人等全部干了,他们也没办法短期内就盈利,因为如果是海贸的买方对象,在苏州市舶使虞昶帮忙之前,江水张氏就已经经营多年。自长江口北上,以琉虬为中转,获利虽然没有直达东瀛或者新罗百济那般丰厚,却也有了一套人脉关系。
不论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意愿,李世民和清河崔氏,都不会选择对抗,这是一种理性思考,哪怕从内心出发,李世民巴不得张德去死……
所以,考虑了自己的优势,又整合了房玄龄这次做采访使的所有情报,再加上对皇帝个人意图的分析,张德大胆断定:他十六岁这一年,光茶叶,少说也要赚个二十万贯。
金山银海钱为浪,老张为了努力造出小霸王学习机,那必须得变成铜钱浪潮里面的白条鱼啊。
第三章 群策群力
唐朝的田园,基本属于交通靠走治安靠狗,这两样还不算什么,最痛苦的莫过于通讯靠吼。房玄龄在河北道采访这件事情,让张德有些纠结,要不要厚着脸皮去清河县一趟呢?
房玄龄之父房彦谦的新墓碑,是有皇帝下诏做的定制。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撰写,由书法名家欧阳询所书,基本可以说规模形制上,不太可能有比房玄龄荣宠更高的。当然要是现在尉迟恭马上自杀,待遇肯定也是这个档次,说不定还略有提高。
毕竟,李百药现在精神不错,欧阳询也还老当益壮,再过几年,就保不齐俩老头可能就不行了。
“李百药!欧阳询!”
看到李奉诫又发来的消息,张德只能说,房谋杜断果然地位不一般,四大天王的层级只能让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