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薛大鼎皱眉道。

“加上苏州,也是不够的。”张德点点头,“不过苏州不够,不是还有杭州、越州、湖州么?大运河运的少,直接海运。今年让河北道每一两茶叶,都是我们的。至于三州木料仓码头,加上漳河河口,一个可以往新罗百济卖,一个可以卖给室韦靺鞨。”

萧铿一听,顿时大喜,他早就算过了,如今茶叶均价是两百五十文一斤,一贯四斤。他手头弄个两万斤,那就是五千贯。别说室韦人,契丹人如今有茶叶解腻,一只羊换二两都肯的。这一进一出,何其暴利!

而契丹诸部加上白霫奚人,约莫五六十万人,人均算他二两,这就是十万斤左右,保守进账就在两万五千贯。

高句丽作为地区大国,就有百万人口,还不算扶余人和诸蛮一比一的人口比例,这就是两百多万潜在消费人群。

萧二公子心中的算筹都不够用了。

然而问题很残酷,茶树种植面积太少,河北道基本没有,加起来估计连三万亩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在知道张德有炒茶之后,萧二公子就准备巴结薛大鼎,然后在沧州好好地做种茶大户。

“操之人脉何其广也。”

这话说的很利索,然而不是薛大鼎和萧铿说的,而是崔慎。崔季修心里也过了一遍数据,整个人都愣了一下,连说话都不结巴了。

第二章 浪里白条

有些消息,级别不够的话,根本连脉络都搞不清。薛大鼎作为一州刺史,能知道房玄龄祖籍在清河,门庭在历城,能和清河崔氏拉上交情,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他到底不是中枢出身,很多事情,远不如张德知道的多。

京中宝马,除了李董之外,拥有最多的,无非就是那些军中宿老。李奉诫拿了李震的腰牌,在李勣那里借了两匹快马,然后就把消息连续从长安送到洛阳,洛阳送到沧州。

“原来如此,郑王李元礼迁徙徐王,如今是徐州都督了。”

李元礼比张德小三岁,也是个小郎君,时常在务本坊外求着程处弼他们带他玩。也是个喜欢骑马射箭的熊孩子,要不是皇家管的严,早就出来浪的飞起。

“奉诫这消息来得及时啊。”

如果只看这次山东士族迎接房玄龄,清河崔氏青州房接待,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房家的门庭如今是在历城,归属青州,而不是什么祖籍清河。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