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作为社会基础,虽然偶尔会有一点点有求于人的情况,但总体上来说,官的体面和威风,就像老二一样,如果老二不体面不威风,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行?会不会觉得半点雄风都没有,谁都降服不了?

所以,不管老张如何的得势,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官,只要是官,都要给点面子。

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嘛。

薛大鼎很高兴,张德的态度让他很满意,于是抚须笑道:“操之啊,这三州木料仓乃是要紧之处,若是获利颇丰,吾与郑兄他们,必能稳固这座下之位啊。”

不仅仅是这样吧,要是还能搭上长孙无忌和李勣的路子,直接就是要发啊。看朝廷现在的动作,保不准就是要把高句丽干的叫爸爸,到时候,李靖不去说他,李勣肯定是要有所动作的。

四大天王有五个没差,但总归会有人退位,四大天王的第五人李药师,很有可能就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功成身退。

反正这些年老是有人说李靖要造反,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李董当然不会信了。每次有这样的谣言,李董都是亲自找到李靖,跟李靖和蔼地说道:有人说你造反,你李靖怎么可能造反呢对不对?朕对你这么好,谁都可能造反,就你李靖不会造反,朕一千个一万个相信你。

然后李靖就脸色苍白连忙俯首帖耳,说臣当然不会造反了,陛下放心吧。

这样的事情虽然李董对李药师搞了很多次,但李董对李药师是完全没有戒心的,无比信任。

所以,作为四大天王第五人,李靖很感动,觉得为了报效……知遇之恩?反正就是什么恩吧,决定不尸位素餐,引退归山,把机会让给有才能的人。

比如李勣,太适合做天王了。

玄武门事件中拒绝李董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李勣这么卖力,也不过是想着地位提高之后,能有一丢丢自保的能力。

现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两大军方大佬能左右的,李董说李靖往东,李靖就往东。李董说李勣去陇右,李勣就去陇右。

很残酷,然而没办法。

但不管怎么说,李靖和李勣的苦逼,那是相对于李董而言。整个大唐,能尊享这等苦逼殊荣的,不会超过一双手。

放眼诸道,李勣说要去河北道做一回黜陟大使,宰辅们还能拒绝?李董还能否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薛大鼎这样的老牌官僚,要是能够和李靖或者谁谁谁拉近关系,不说是官路亨通,至少家族得到极大的便利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