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爱财者甚多,有钱无权者,正如伯舒所言,鱼肉也。然张德无知耶?”
反问了一句长孙冲,长孙无忌自己也沉默了一会儿,的确,这世界上不爱钱的人很少,哪怕一个个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嘴炮强国的无能文痞,羞答答的同时,也要开元通宝在兜里才能去平康坊壮胆装逼。但爱钱爱到像张德那样连官也不想当,这就有点问题了。
张家千里驹,是蠢货吗?当然不是。他若是蠢货,忠义社社首应该是程处弼而不是张操之。更何况,能被捞钱捞到这种地步的人是蠢货,岂不是把民部尚书也骂上了?
自古权财不相离,爱钱不爱权,也不是不可以。但为了做守财奴,起码也得有靠山,做外戚就是很好的选择,皇帝家的女儿娶一个,一劳永逸。
李董可以当做张德有钱任性少年放荡,他长孙无忌作为“外戚进行时”,就不能够视而不见。十五岁的少年有问题,而且特么有大问题。
只是一想到家族开销,一想到长孙皇后过后的长孙家的依仗,一想到传给子孙的上等物业,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长孙无忌,也不由得英雄气短起来。
对于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这对父子的混乱思想,老张在前往齐国公府拜访的时候就下了一个判断: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英的妥协性和局限性。
李董这么牛逼,开了弱智光环,但基本上能影响的,都是被压迫的被统治阶级。和李董一起经营公司的那票高管们,作为统治阶级,绝大多数,都是优先满足了自家的需求之后,再用剩余的精力去好好地经营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洛阳回长安的路,比长安去洛阳的路要趣味性强一些。
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进化
中秋还没到,京城的江南人就在那里做“太师饼”,这是祭月神的贡品,据说是殷商末年传下来的风俗。然而张德从小在芙蓉城厮混,就不爱吃太师饼,因为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在唐朝就已经让五仁口味的饼子发扬光大,这简直不可理喻嘛!
“张德去了五庄观?”
太极宫的主人,把已经退休的老忠犬史大忠叫了过来,然后打赏十块江南太师饼,全是五仁口味的。中秋佳节,得让手底下人感恩戴德,李董是很会做老板的一个人。
“去了,抵京就直接去了五庄观。宿老都拜访了一圈,各有礼品。”
“那是,散财童子么。”
带着鼻音,李董的眼神很不痛快,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小觑了。不过他一想起那小畜生为了修路,终究还得来求他,于是浑身舒服起来。比起玄武门逆天,跟这十五岁的小家伙斗智,倒是更有一点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