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是黄口小儿,听不明白?
撇开营中流言,不提桓熙不敬嫡母,反将事情往兄弟置气上引,明显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能让渣爹如愿?
当然不能!
麻烦找上门,不好好回敬一番,任由对方高举轻放,随意糊弄过去,就真坐实了软柿子的名头。北伐至少几个月,隔三差五来上一回,当真是不够闹心。
“督帅,容得官文,点步卒五百,役夫三百随军北上。”桓容正色道,“队伍入城,尚未报至主帅营帐,由主簿记录兵员,世子便带人入营地,手持军令,声言调走全部步卒役夫。”
桓容说话时,帐外陆续出现几个身影,从官服铠甲判断,均是领兵的各州刺使。
荀宥和钟琳派人广播流言,为的不只是让桓熙好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出这些“大鱼”。
郗愔提前来见桓温是受到托付。
没有他拖住桓温,震慑住郗超,不会有充裕的时间留给两人行事。
同样的,没有他在帐中,桓容独自来见桓温,未必有当众开口的机会。甚至可能会被颠倒黑白,以冒犯军令惩处。
不是他们低估桓大司马的人品,换成任何人,遇上这样的坑,为了自保,都会做出类似的反应。
桓冲等人原本不想蹚这趟浑水。
然而,流言中涉及的“调兵”和“军令”却引起了他们的疑心。听闻桓熙手握调兵令,可以调动任意一支军队,不限数量,众人终于坐不住了。
这不仅是桓容的问题。
假设今日是场局,桓容被按军令处罚,下一个会轮到谁?
古人擅长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