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港的船只向南洋都护府进行汇报,说是在西南海域发现了龙吸水,西北海域和东南则是发现了已经成型的风暴。
每年春季时分,马六甲的周边总是会风暴成型,它们在靠近陆地之后就会演变成为飓风或是台风。
差不多是在远征舰队抵靠马六甲军港后的第五天还是第六天,吕宋那边就有台风登陆,肆虐了大半座岛屿之后,台风是往朱崖洲而去。
在同样的时间段,南洋都护府还得知东南方向也有飓风登陆,狂风肆虐了那一条狭长的岛屿,大树在狂风之下被连根拔起,个别低洼的区域不但雨势大到可怕,更是出现了海水倒灌,使大片的地区变成了泽国。
刘铭就听说今年到目前为止马六甲还算是幸运,至少是没有飓风或是台风登陆,要不然人只能是躲进坚固的工事里面。
汉人初到马六甲,由于不熟悉这里的气候,更不知道每年会有风暴,一开始是会搭建一些木头屋或是竹子屋,结果是在狂风的肆虐下,那些屋子压根就经不起吹。
没有足够准备的前提下,汉人在当初甚至发生过一个据点的人员在台风过后全体失踪的事情。后面的人过去救援,看到的就是一片被肆虐到看不出有人栖息过的痕迹,想要寻找尸体都没能找到一具,百来人就那么彻彻底底的消失了。
有了足够的教训之后,汉人才明白想要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安稳,必须要有足够牢固的房屋,什么木头和竹子的屋子别瞎几把造,夯土造屋也不能整,要么是用石头砌,要么就是搞水泥,要不真算不得有什么安稳。
汉人夯土造屋的历史非常悠久,还是懂得基本的常识,知道夯土墙壁绝对经不起雨水的冲刷和浸泡。
诸夏大地的北方,气候相对是干燥一些,夯土屋子数量众多。可去南方一瞧,真没多少纯粹的夯土屋子,要么是用碎石堆砌,讲究一些就是石头长条砌成,甚至是连木头屋都少见。
马六甲这个地方想要寻找石料并不太容易,花费大功夫去搞炸石矿,一炸下去会发现可能炸出一个宝石矿,要么就是岩石根本不适合造屋。
汉人过来时,清理土著的时候就发现了,土著盖屋子看去非常乱和胡来,但土著使用的石料却是宝石矿,木头是属于名贵的那些。
土著并不知道宝石的价值,他们却能分辨出哪一些木头可以驱虫。
汉人对宝石的感官其实也就那个样,千百年来重视的是玉石,翡翠还是近些年才盛行,但是对香木就很痴迷了。
南洋这个地方就不缺少一些被汉人认为价值高昂的木头,开发的时候就不能蛮横地放火摧毁树林,甚至是需要小心翼翼地一片又一片砍伐过去。
恰恰也是名贵的木头不少,才有了取此地之材,换取本土大量运来水泥,搞出了马六甲成片的水泥房,更是大肆运用水泥建造永固工事。
刘彦对马六甲的重视是无与伦比的。这里也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动用大批金属建造工事的地方,止于目前为止所动用的铁筋超过一千吨,还会使用更多的金属资源用来继续打造永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