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页

选拔进入正规军队着实是太难太难了,临时的征召就成了另一个选项,安西都护府无论怎么看都会是一个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区域,被临时征召的机会远比腹地多得多。

那些迫切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清楚待在腹地被临时征召的机会太少,一咬牙也就向官府申请迁徙到安西都护府。

永远不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真正有那么勇气迈步抓住机会步伐的人要相对少一些,到了元朔十七年的时候,定居在安西都护府的汉人堪堪达到七万户,以人口算是将近四十万人。

这个数据其实是突破了历史最高点,长久的岁月之中……或者说自汉人踏足西域,定居西域的汉人超过五万是发生在西汉,并且是官府强制迁徙过去。

李匡下令征召安西都护府辖区的汉人为兵,是按照传统一家一户征召一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聚拢了一支超过七万人的汉人辅兵部队。

安西都护府的正规军会开拔前往前线,后方的一些驻守任务是交给了辅兵部队。

留守的辅兵部队除了保证治安之外,他们还需要配合安西都护府的相关行政人员对西域人进行强制征召。

这一次,安西都护府的打算是拉起二十万的西域人炮灰,只是因为前一次西域人损失太惨重,需要预防西域人的不配合。

“他们不敢乱的。”李匡对这个还是有相当的自信:“有胆子乱的人基本都死了。没死的西域人不是胆小便是苟且之辈。”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西域人,是服从于汉人,愿意给汉人当狗,获取了好处的那一类西域人。

得到了好处的西域人,他们欢喜自己发财了,当了汉人的狗也成了特权阶层,对汉人各种卑躬屈膝的同时,不是还能对其余人作威作福嘛。

要说起来,西域人最恨的并不是汉人,是同样的西域人。安西都护府不会掉份到亲自下场去干天怒人怨的事情,只会将那些活派给“二鬼子”,要的就是享受成果,仇恨让西域人自己去背。

某种程度上来讲,迁徙到安西都护府的汉人是充当着“好人”的角色,他们接纳了西域的姑娘们,愿意在某种程度上照顾姑娘们的娘家。这样难道不是好人?

西域人原本也不是“一家人”,他们之前可是有着自己的国家和种族,汉人没来之前就是在打生打死,汉帝国又是那样的政策,注定西域人压根就没可能成为“一家人”,有差别的地方不过是死的人更多了。

喷赤河的源头是来自咸海,位于现代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它是一个咸水湖,延伸出河流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变化,除了靠近咸海的那些河段,其余其实是淡水。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那一片区域最大的河系,喷赤河是阿姆河的其中一条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