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国家或是部落,他们的资源其实连保证强壮男性的所需都无法满足,对待老人、女人和孩子也就有了资源分配上的区别。
不存在什么残酷的地方,一切只因为男性是一个种族的主要生产力和武力保证,他们享受更好的待遇的同时也有着相应的责任,比如承担起了所有的重体力活,遭遇到需要捍卫什么的时候,是由男性踏上战场流血牺牲。
要说优秀的丈夫,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以平均比例而言的话,汉人相比起其他种族的男性的确是更加的优秀。
这一代的汉家男儿为什么会去娶或者纳异族女为妻为妾,还不是本族女性缺乏。
由于缺少足够的本族女性,他们历经过一段求而不得的岁月,一些幸运十足的汉家男儿娶了本族女性必然也会是百般疼爱,疼惜和爱护女性的观念也就此形成了。
“是啊,比起胡人的残暴,我们是在拯救她们。”方论在不同的场合说出了与李冰相同的观点:“我们不吃人,之所以来消灭他们,是因为我们不想再遭遇几十年前的不幸。”
只有遭遇过了悲惨,才会知道那是何等的痛苦,要是汉人没有再一次强横崛起,民族的脊柱差不多是被打断,不知道要多少代人之后才能恢复汉人该有的血勇以及心气。
历史要是没有被刘彦所改变,汉人是足足沉沦了两百六十四年,才由杨坚改变了一切。
在那两百六十四年的时间里,汉人起初的地位连野兽都不如,是冉闵带领下的一次爆发……估计也是汉人血勇的余烈,才使胡人明白没活路的汉人也会爆发,稍微提升了汉人的地位。
在随后,汉人仍然是低等人一等的存在,胡人政权征召士兵并不会大规模挑选汉人,那是他们估计也怕重蹈西晋司马氏的覆辙。只是作为民夫角色的话,汉人所面对的待遇和危险性并不比胡人士兵低多少,很多时候更是要被驱赶填沟掩河,消耗箭矢什么的。
就是对待汉人最为温和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前期依然是只将汉人当作“庄稼”,后面是国内士兵着实被消耗得差不多,才重新大肆征召汉人为兵,但征召汉人为兵是被送到北疆与柔然人拼消耗。
胡人政权没有大量征召汉人为兵是正确的做法,北魏的拓跋鲜卑自主汉化之后,汉人不再为兵的限制被模糊掉,随后的胡人政权接纳汉人进入军队,果然是有汉人慢慢掌握了兵权拥有话语权,终于有那么一个人还记得汉家的荣光,重新试图使汉人站在世界民族之巅。
那人便是杨坚。
杨坚代周立隋之前,只有极少数的汉人才有社会地位,要不依然是作为“庄稼”被收割的现状,甚至汉人这个称呼也是有着十足的侮辱性质。
比较可惜的是,杨坚努力的几十年的成果被杨广所葬送,轮到李氏建立了唐,李唐不再继承杨坚继续恢复汉人自信心的国策。
李唐的国策是“胸怀天下”,其实要是看一下李唐几代的掌兵者,会发现李唐其实是更加偏向于重用胡人(含胡汉混血)。
从李世民这一代一直到李唐灭亡,李氏皇朝从未停止打压甚至是镇压汉民族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