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排排坐,每个人座位前方还有一个装着沙子的木盘,手里面也都会拿着一杆树枝。
那些是用来识字的工具,树枝自然是用来写,装着沙子的木盘则是被用来写,每写完一个字之后都能抹掉,再重新写。
除了汉家男儿的妻妾之外,其实是有一些不用干活的汉人也在,有些是成年男子,少部分是孩子和女性,他们一样是过来学习知识的。
“按着笔画,每一个字多写几遍。”林岁的声音很洪亮,分别用汉语和西域土话各说了一次:“等一下子,我再来教一些词语。”
林岁其实也是村民之一,他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学会这一片区域的西域土话,本身则是有读了一些书。
西域都护府那边组织学汉语写汉字的时候,本来是有派人过来,后面发现了林岁,经过协商林岁就被收编进西域都护府,只是不作为征战沙场的士兵,是用在了文教方面。
“国内正在搞什么教育母亲就是为了下一代,咱们也算是沾光了。”林岁提着水壶,说完灌了几口,美滋滋地说:“优质母亲能够教出更好的下一代,我觉得一点都没有错。”
“大道理俺们不懂。”王勉朴素地说:“俺只知道识字绝对是一件好事!”
第945章 军与民
两名婴儿,一名婴儿的母亲识字,另一名婴儿的母亲不识字,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等于是有了不同的起点。
很简单的道理,有识字母亲的婴儿,他出生的家庭必然不错;不识字的母亲,必然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关系。
任何时代都讲究门当户对,好人家是嫁给了好人家,穷困者难以与富有之人结合,一样是生了后代,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起点自然是不一样的。
以上太消沉,极度缺乏正能量……
其实是识字的母亲眼界必然开拓,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她能够时刻言传身教,孩子的成长空间肯定会有更好的教导。
例如孩子同样是犯了错误,识字的母亲能够讲更多的道理,用完善的逻辑告诉犯了错的孩子做错了什么,应该是怎么去做才是对的;不识字的母亲,她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逻辑是什么更不清楚,教孩子就是靠打,打得犯了错的孩子懵逼,等被打完之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根本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愚昧与否是从识字开始,识字就能进行阅读,从文字中去汲取智慧,要不文字怎么是一个文明必不可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