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崩溃之后,项羽不但烧还没建成的阿房宫,还逮着石渠阁这个秦帝国最大的藏书库就是烧,搞得刘邦建立汉国之后,历代汉家天子得慢慢从民间收录典籍,有些还是从一些学者依靠记忆给默录来的。
先汉搞了很久的文化运动,西汉假借某个谁为名份搞“假书”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例如《尚书》就是孔子十世孙孔安国给搞了出来,究竟是不是上古时期的《尚书》谁也说不准,可孔家掌握着舆论,不是也得是。
到了东汉,那个时候的大儒又开始搞文化运动,他们比西汉时期的前辈可是更牛气,任何一人都是门阀之主或是嫡系,推翻一些书籍打假书是平常事,看不惯就一些大儒凑堆自己撰写,写完了再吼嗓子“那是谁谁谁的原本,还是独一无二的孤本,俺是在某个山沟的旮旯地方的某条缝里找到的”,谁敢质疑就先喷一顿再弄死,还得再起问一句“还有谁”,然后如此循环的弄死再问,直至无人不服。
东汉末年,董卓撤离洛阳的时候来了个火烧全城,掌管典籍的蔡邕救了一部分,比较悲剧的是后面董卓被诛杀,受了董卓恩惠的蔡邕去哭丧,结果是被新上位的王允给弄死。
蔡邕死之前大肆散财……呃,是分发替汉室保管的典籍,其中的陈氏、荀氏和邓氏就成车成车地搬,没被搬走的是毁在了后面的“义从之乱”。
那个“义从之乱”其实就是王允没威风几天阖族被诛杀,李傕和郭汜接管了董老大之前的势力,他们肯定是要报复干掉自己老大的那些人,最嚣张的王允肯定是要被杀全家和灭全族。
后面是汉献帝出逃,长安陷入大乱导致一些为汉室效劳的胡人大抢特抢和大烧特烧,此便是“义从之乱”。在这一场动乱中,南匈奴的刘豹不但抢走了蔡昭姬,还顺带将蔡家给烧了,那些没被蔡邕散出去的典籍也就毁了。
在使用竹简为主要文字载体的年代,很多典籍压根就是孤本,一旦毁了也就等于失传,刘彦是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新的国家,胡虏肆虐数十载之久,想要找到记载正统登极的仪式真的太难了。
第781章 剑与犁
诸夏筑台的历史非常悠久,形状类似于金字塔,可是金字塔的顶端是尖形,诸夏的台却是有一个平台。
在很久以前,筑台基本上也就那么几个用途,会盟的时候需要筑一个,重要祭祀的时候筑一个,祷告的时候也筑一个,就是诸夏几年中未必都会筑上一个,该是多高,又是地基多少平方也有讲究。
“台”在诸夏有很特别的意义,可不止是延伸自“债台高筑”。喜欢筑台又延伸出诸夏的另一种时尚,那就是建造章台,但凡是宫阙必然有章台,还基本上是重要的休闲场所。
新长安正在建造的台已经被刘彦取名为天坛,包含“台”在内占地约有三十平方里,其余就是必要的广场,另有宫殿、藏物室、花园以及相关房舍。
主建筑物目前干的是夯土,等待成规模就会干另外的步骤,例如运来汉白玉装点,介时天坛就会是一栋看去外表皆由汉白玉组成的建筑物。
除了天坛本身讲究之外,宫殿也是重中之重,按照规格分出各种祭祀用途,例如斋沐的、观天的、祈谷的、祈年的……等等。
刘彦与纪昌离得远就能看到正在夯土的天坛,可见体积真小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