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页

西汉、东汉、曹魏、西晋无法在西域治郡县,是从中原调兵到西域要数千里之遥,出动三五万大军的话,要是想要维持补给,一个月至少就是三五百万石的粮食,其中的七八成是消耗在运输途中。哪怕是他们狠心下来,愿意承受消耗,可是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打烂了的西域,还是那种一直叛乱不断的西域。

“今时不同往日。”李匡有特别了解过以前的历史,知道祖先是顾虑消耗和回报:“大汉要吸取先前的教训,事实已经证明不治郡县,汉人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控西域。”

汉国连数万里之遥远的笈多王朝都打了,还会去顾虑西域个什么劲?

当然了,距离依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麻烦,可是运输消耗压根是没有的事。再来就是目前的汉人民族主义高涨,捕奴也真的是捕上瘾了,中原都打烂了,还怕将西域给打烂咯?

“正是因为如此,才没有让那些鄯善部落首领过来。”范进脸上一直有笑容,越笑越矜持:“我们不会扶持一个鄯善王出来,鄯善人却是能够利用。”

汉国进入西域采取的名号是收复西域,于西域人看来却是汉人的再一次入侵。

事实上,汉人也知道自己是在干入侵的事,谁也没有在乎是用什么名号,要的是战功、财富和人口。

纵观历史长河,也就诸夏会给自己的军事行动找各种各样的名号,极力在避免使用“入侵”这个词,其余国家和民族在进行跨境军事行动的时候,一直以来就没有避免“入侵”这个词。

像是二战时期盟军从不列颠展开登陆欧洲法国的军事行动,除了法国人使用的是“解放”的词之外,其余的盟国用的就是“入侵”。其中的美军还真的将“入侵”给干了个十足十,所到之处是竭尽全力地搜刮,就算是再普通的士兵每个月从欧洲寄往本土的包裹压根就不够用,还让高层特地增加了士兵可以寄包裹的重量。士兵都是那样,军队有计划的抢劫就更不用说了,导致法国被收复之后,新一任的法国政府没干别的,就是一直在抗议美国对法国的抢劫行为。

二战的时候,抗议美国佬搬空国家的不止是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包括德国,反正就是美国佬军队有进入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在抗议快被搬空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相对起“解放”和“光复”的用词,用“入侵”来作为军事行动的定义可是除了诸夏之外任何一国的一种惯例,像是美国就一直没有遮掩过,他们后面对境外战争的定义也是“入侵”,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南斯拉夫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是很直接地定义为“入侵”,差别就是“入侵”的目录之下会分为反恐入侵、解救人质入侵……等等很多的名目。

诸夏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哪怕是霸道也会霸道得相当的含蓄,比如西汉给遥远的国家命名“大夏”,意思就是一定要将同袍重新接纳进入大家庭,汉军过境的地方利多当然是要一块“共浴圣恩”,那个过程说白了也是一直都在入侵。

西汉之后又玩出了新的花样,是在西汉的基础上弄出了朝贡体系,由中原王朝册封某个地方的国家国王或部落首领官职,表示那个国家和部落已经进入到诸夏体系。然后都是属于同一面旗帜之下,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是“家里事”,就算是把某个国家或部落灭掉也是处理家务,谁都别来对诸夏的家务事叽叽歪歪。

要是某个国家或部落不愿意接受官职册封怎么办?那当然没二话了,上到皇帝下到庶民都会觉得那些家伙太冥顽不灵了,要从肉体到精神上给予彻彻底底地消灭。

刘彦对内的时候还讲究妥协策略,对外从来都没有打算掩饰什么。他是这样的心态和想法,也的的确确是在付之行动。他都这样了,下面的人也就省了消耗脑细胞,不用去为一场又一场战争找什么名目,反正要干谁,那就一定是直接干,干死了再来好好想想当初为什么要干。

“当然不能将态度直接表现出来。”范进乐呵呵地笑着:“该给予的希望假象还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