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

凉州那边已经确定发生局部干旱,蔓延到关中只是时间问题,再接下来就该是中原腹地,容不得刘彦马虎大意。他之前的几年已经下令梳理灌溉系统,可光这样根本不够,还得有更大的作为,水车就是其中的一项。

水车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打造起来也不会太大的难度,它的作用就是用最少的劳动力将更多的水源输送到想要的地方。

“将这份图纸送到工坊。”刘彦指着案几之上的图纸,吩咐的对象当然是崔宗:“命工坊先行打造一辆,进行实地的试验。”

崔宗站着看了半天,大概是能猜出画的都是什么,恭敬行了一礼拿着图纸出去,很快就变成了小跑。

刘彦想要制造水车也不是一天半天,就是近期才有足够的空闲和精力来做。他不但是要制造水车,连带一些方便耕作的工具也想搞一搞,就是脑子里的“货”着实有些不多。

【什么样的犁铧耕作起来最省力?】刘彦有些懵,他生活在现代,接触到的信息不会少,问题是电子产品才会是主流,哪些农用品是怎么样真没太刻意关注:【慢慢来……慢慢来,现在全金属的犁铧都没普及,先尝试全金属犁铧。】

比较搞笑的是,刘彦没想起什么样的犁铧使用起来最便利,却是对打谷机这么一个玩意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该是什么结构还能回想,怎么去画却得反复来,造出来有没有相应功效也要反复实验。

典型的现代人是什么样的?就是那种看的东西无比多,了解的信息也不少,除非是很感兴趣要不真不会去研究,成为一个什么都懂一点却没有多少动手能力的半吊子。毫不夸张的讲,刘彦就是一个什么都了解一些的半吊子。

解决掉慕容燕国之后,汉国就没有了迫切需要消灭的国家。刘彦前期专注的是军事,是快将汉家旧土光复完毕,国内民生的状况却真的很是糟糕。

一个国家的军事强不强关乎到方方面面,要不是刘彦有金手指,不但有能够反复“召唤”的系统部队,还有那些能够生产军事器械的建筑物,真无法武装出太多的军队。

哪怕是刘彦有金手指,可他也不是没有遭遇过窘境,其中就出现过几次缺粮,还是依靠募捐和对中南半岛实施抢劫才凑出粮食。

刘彦当然知道抢劫抢不出稳定的强国,抢劫只能维持一时的强盛,国家要真正意义上的强大,靠的是国内有强劲的生产能力。

为了能让生产力最快最有效的恢复,也是国家产出真的有些撑不住,刘彦已经做好了打算,未来的禁卫军数量必定是会保持最低数量,该是弄出更多的农民用以耕作。

系统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正常人的产出多出非常多,可以有效力弥补粮食产出的空缺,但那也只能是先支撑着,不是解决粮食产出不足的根本,还得是国家内政恢复正常化。

未来的几年中原会出现大旱,对恢复民生什么的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刘彦不知道干旱会持续多久,甚至对随之而来的蝗灾也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预防。

眼见中原要遭灾,国家对长江以南就形成依赖,那也是为什么扬州人口向外迁徙,没有迁往长江以北的原因。都知道要遭灾了,再将长江以南的人迁往中原各地,该是糊涂到什么地步才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