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刘彦挥手让卫士退下,看着已经站定并一副行礼姿势的郗愔。

“大王驱逐胡虏,救百姓于倒悬,重耀汉家武功。”郗愔这一嗓子的声音很大,慢慢双膝跪地,再一拜,大吼:“功在当代,惠泽千秋!”

桑虞在刹那间眼神锐利地盯向郗愔,想要站起来却又硬生生地忍住。

宫殿之内的文人,反应快的人已经站起来做出行礼的姿势,他们在郗愔又吼了一嗓子之后,都是跟着呐喊“功在当代,惠泽千秋”这八个字。

“这帮家伙……”徐正“啧啧”有声地看着郗愔说:“很大胆,却是极有眼色啊!”

君王的是非功过只有在死后才会出现于正史的评价,一般也是以谥号来盖棺论定,一般要点脸的君王绝不会自己歌功颂德(满清除外),敢在君王活着的时候歌颂功绩的人,历史上少不得是要有个污名。

所以了,不止是桑虞用喷火的眼神,也不单是徐正满脸的怪异,猜到郗愔接下来要干什么的人,反正就没有一个能够保持淡然。

郗愔现在已经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保持跪拜之礼开始讲故事一样,从晋室失去中原之后黎民百姓在胡虏的生活下何等悲惨,再到刘彦是怎么艰苦地在长广一郡抵抗胡虏并发展壮大,总得来说就是有理有据地总结因为刘彦的奋起才使华夏苗裔重新翻身做主人,无比地肯定刘彦做过的那些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一部非常伟大、正义、光明的奋斗史。

桑虞是真的是有些三尸神暴跳:【竟然连《劝进表》都事先写好了!】

没错了,郗愔在干的就是劝进。

第629章 曾经的四大门阀再聚首

劝进在任何时代都能算是最大的功劳,也是在君王面前最露脸的事情,干成了就是大功一件,哪怕君王推让劝进者也必然被记住,可以说是绝不会折本的买卖。

刘彦穿上“十二章纹”的服装的确是一个信号,表达的就是将要称帝,事先也有想过有人会劝进,为的就是给南方士人一个机会。

在现有的汉国政治格局之下,国朝的政治人物有十分之七八是长江以北出身,长江以南的那些人显得有些势单力孤,对于政局的平稳并不有利。

汉国灭掉东晋小朝廷之后,涵盖巴蜀之地,南方人口占了全国一半左右,占有全国一半人口的南方人却是代言人不足,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君王来讲,其实都是属于不合理的。

很现实的事情,谁能说得上话,该发展哪里就有话语权,有人关注和为之说话的地方,国家不管是在政策还是资源倾斜力度上,肯定是要超过那些没有被注视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