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慕容格有向漳水南岸发动进攻。”王猛见桓温怔怔出神,以为桓温对冀州方面的战事感兴趣:“既然吕郎将北上,漳水怎么会没有新的部队入住,却是慕容格遭遇到埋伏……”
桓温才不愿意听冀州那边的战事,随口搭了几句话,问道:“今次北伐,只有我们这一路?”
王猛刚刚还在讲慕容格遭遇埋伏当机立断留下尾巴断后撤退,一听桓温的问话,苦笑说:“猛只是秘书郎……”
秘书郎的官职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中层以下,三公九卿都有搭配至少一名秘书郎,王猛这个秘书郎却是直接服务于君王。
桓温见问不出个所以然,相对耐心地与王猛闲扯,还是王猛看出他在应付主动告辞。
王猛离去,于大帐附近游弋了有一会的条攸才进去见桓温。
条攸这一次没有与冉闵会面,他这么做其实是在避嫌,也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面对冉闵。他在最危急的时刻有过不少的徘徊,甚至都想过投降石宣,是在最后坚定了立场。
“长史来得正好。”桓温对条攸颇为热情,招呼坐下却没闲话,直接说:“本将的意思是,部队需要在两天之内休整完毕。”
条攸脸上闪过错愕表情,他们被围了将近两个月,部队可以说是异常的疲惫,休整个两三个月也算绝对正常。他知道桓温是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是用命令口气而不是商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濮阳之战未打先散,我们身负的任务变成孤军吸引敌军来围。”桓温满是感慨地说:“我们坚持四十九天,后面落了个埋怨。”
李坛说那句不中听的话时,条攸也是在场。
“不知道长史是如何作想,本将却是感到异常恼火。”桓温还真的就是一脸的怒容,还指名道姓地骂了李坛几句,后面才说:“为山九仞,本将却是不想功亏一篑,既然石宣是从我们这边逃走,就该由我们将他们消灭!”
“王上已经颁布封赏旨意和进行犒赏……”条攸斟酌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包围被解除,又有封赏和犒赏,将士们的士气还算高昂,只是疲惫难以一时解除……”
“长史啊!”桓温用着高昂的语调说:“将被埋怨的事情散布出去,本将就不相信众将士不想争口气!”
条攸想着:【得了,为了立功完全就是拿李坛当靶子。不过却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被桓温拿出当靶子鼓舞本部干劲的李坛,他率军北上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咬住了石宣的尾巴。
跟随石宣一块要撤往上党郡的不止有东宫高力和羯人本族,有相当一部分是羌族、氐族、匈奴组成的部队。后面这些三族武装是出于张群的一个心思,主要是怕汉军来追,有意带他们一块走,被追击时也好有殿后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