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的话没有说完,那边纪昌已经是满脸的羞愧。
没有错,汉国这边一直以来的作战方案都是围绕着困住石虎在进行。前面石虎没有反应,结果石虎做出反应之后异常果决,等于是围困计划破产,但并不代表所有计划都破产,至少石虎没有撤出之后远遁,不是还在棘津的北岸吗?
“棘津不是我们唯一的过河途径。”刘彦没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心理,依然是保持着足够多的自信:“只要水路牢牢掌握在手中,哪里不能渡河北上?”
“王上。”纪昌估计是调整好了心情,脸上表情有点狠:“石虎显然是想要以棘津为中心,坚守一段时间后还是会放弃,要学半渡而击战例,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第437章 流淌血管的残暴
“急速三段轮射!”
“诺!”
天空落下的箭矢犹如雨点一般的密集,挨射的是抬着木质盾牌推进的石碣赵军。
朝歌战场的战事已经进行了十七天,先是桓温与曹伏打,后面石碣不断有援军抵达,桓温所率的汉军从攻击姿态转入到防御姿态。
纵观整个战场,汉军的营盘是设立在朝歌城池的西侧外十里,是背靠北面一条宽度约有四丈的溪水,南面则是有一些小丘陵。
溪水的深度不一,最深的达到三丈多,最浅的却只是水及膝盖,目前溪面飘着不少的尸体,人和战马的尸体都有,可见石碣赵军试图从涉水攻击汉军的北面。
行军作战除了粮食最为重要之外,离不开的是水源的充足。而说大实话,几万人的用水绝对不会少,光是依靠打井或是一些水沟肯定不够,那样一来任何一支军队不管是行军还是建设营盘都会尽可能离充足可用水源近一些。
华夏文明在建设城池聚居的时候也必然会考虑到取水问题,一般情况下就是在某条或大或小的水系旁边建城。这个就是为什么华夏文明在上古时期是一河一江的起源,一些河流边上的城池也会相对密集。
桓温在选择建立营寨之初已经考虑到会被合围,他们本身就有要被合围的需要。
在溪水边上建立营寨有利于取水,还考虑到可以依借溪水作为屏障,比较可惜的是河床深浅不一,数万人的营寨也不会小,导致出现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地方只能靠游或是舟、木排,有些地方战马却能够踩踏浅滩进行过溪攻击。
这一天,天色刚刚放亮,围困桓温所部的石碣赵军又开始了四面强攻。这样的举动已经连续了五天,最开始的时候还出现过龙腾卫士的具装步兵,龙腾卫士没有突破才换上了看着像是杂牌的石碣赵军。